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行医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3.7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8-09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行医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中“五行”不包括以下哪种?

A.金B.木C.光D.水

2.下列哪一经络与心脏联系密切?

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阴心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阴脾经

3.中药“四气”不包含?

A.寒B.热C.温D.酸

4.中医认为人体的中心是?

A.五脏B.六腑C.气血D.经络

5.下列哪种脉象主虚证?

A.滑脉B.弦脉C.细脉D.洪脉

6.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望B.触C.问D.切

7.以下哪味药不属于补虚药?

A.人参B.黄芪C.大黄D.当归

8.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起始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

9.中医所说的“痰饮”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

A.心、肝B.肺、脾、肾C.胃、小肠D.大肠、膀胱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治则?

A.扶正祛邪B.标本缓急C.三因制宜D.活血化瘀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五脏包括()

A.心B.肝C.胃D.脾E.肺

2.以下属于中医“六淫”的有()

A.风B.寒C.暑D.湿E.燥

3.下列药物中,具有清热作用的有()

A.黄连B.黄芩C.黄柏D.金银花E.连翘

4.中医经络系统包括()

A.经脉B.络脉C.经筋D.皮部E.脏腑

5.下列属于中医诊断学中望诊内容的有()

A.望神色B.望形态C.望五官D.望二便E.望小儿指纹

6.以下属于补虚药的类别有()

A.补气药B.补阳药C.补血药D.补阴药E.气血双补药

7.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A.调整阴阳B.扶正祛邪C.标本先后D.三因制宜E.同病异治

8.下列穴位中,位于下肢的有()

A.足三里B.三阴交C.合谷D.太冲E.涌泉

9.以下哪些是中医病因学中的内伤病因()

A.七情内伤B.饮食失宜C.劳逸失度D.痰饮E.瘀血

10.中医诊断中,八纲辨证包括()

A.表里B.寒热C.虚实D.阴阳E.气血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中药的五味是指酸、甜、苦、辣、咸。()

3.经络系统只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4.望诊中望神可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5.虚证就是指人体正气虚,而无邪气存在。()

6.中医治疗疾病主要着眼于疾病的症状。()

7.所有的中药都需要经过炮制才能使用。()

8.五脏与六腑通过经络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9.中医所说的“气”只有生理功能,没有物质基础。()

10.针灸治疗疾病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经络气血。()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

答案: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体生理病理受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2.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答案:辨证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简述中药“四气五味”中“五味”的作用。

答案:酸有收敛、固涩作用;苦有泄、燥、坚阴作用;甘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作用;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4.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原则。

答案:整体审察,即全面了解病情;四诊合参,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资料综合分析;病证结合,既要辨病又要辨证,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答案: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如根据四季变化调整生活起居。重视情志调摄,保持心态平和。通过饮食、运动、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养生。饮食讲究性味归经合理搭配,运动如太极拳等可调节气血,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且副作用小。

2.谈谈中医理论对现代医学发展的启示。

答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提示现代医学应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