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风论文题目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3.6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8-09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中风论文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风病位在()

A.心B.脑C.肝D.肾

2.下列哪项不是中风的主症()

A.猝然昏仆B.半身不遂C.口眼歪斜D.四肢抽搐

3.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的鉴别要点是()

A.有无半身不遂B.有无语言不利C.有无神志不清D.有无口眼歪斜

4.中风的基本病机是()

A.气血逆乱B.痰瘀互结C.肝肾阴虚D.风痰阻络

5.治疗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首选方剂是()

A.天麻钩藤饮B.真方白丸子C.镇肝熄风汤D.补阳还五汤

6.中风恢复期气虚络瘀证的治法是()

A.平肝潜阳,活血通络B.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C.化痰熄风,宣郁开窍D.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风的病因()

A.饮食不节B.情志过激C.劳欲过度D.外感寒邪

8.中风病急性期是指发病后()

A.1周内B.2周内C.3周内D.4周内

9.中风病的预防关键在于()

A.治疗基础疾病B.加强锻炼C.调畅情志D.以上都是

10.中风脱证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目合口开B.手撒肢冷C.二便自遗D.肢体强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风的常见诱发因素有()

A.气候骤变B.烦劳过度C.用力排便D.酗酒

2.中风中经络的证型有()

A.风痰入络证B.风阳上扰证C.阴虚风动证D.痰热腑实证

3.中风恢复期可出现的证型有()

A.气虚络瘀证B.风痰瘀阻证C.肝肾亏虚证D.痰火瘀闭证

4.下列属于中风病临床表现的有()

A.头痛B.眩晕C.呕吐D.失语

5.中风病的治疗原则包括()

A.急性期醒脑开窍B.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扶正祛邪

C.调整阴阳D.注重通腑

6.预防中风病的措施有()

A.合理饮食B.适量运动C.戒烟限酒D.定期体检

7.中风病与以下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A.心B.肝C.脾D.肾

8.以下属于中风病的中医诊断依据的是()

A.急性起病B.半身不遂C.言语謇涩D.偏身麻木

9.中风病中脏腑闭证可分为()

A.阳闭B.阴闭C.脱证D.内闭外脱

10.治疗中风病常用的中药治法有()

A.平肝熄风B.化痰通络C.活血化瘀D.益气养血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风病都是突然起病。()

2.中风中经络病情较中脏腑轻。()

3.所有中风患者都有神志不清的表现。()

4.中风恢复期只需进行康复训练,无需药物治疗。()

5.饮食清淡对预防中风有帮助。()

6.中风病的发生与年龄无关。()

7.中风患者在急性期应尽早活动肢体。()

8.中风病后遗症期无法再进行治疗。()

9.情志失调不会诱发中风。()

10.中风脱证应立即用开窍醒神药物治疗。()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风中经络和中脏腑的区别。

答: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病情相对较轻,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为主症;中脏腑则有神志不清,病情较重,根据闭证、脱证不同,还伴有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或目合口开、手撒肢冷等表现。

2.简述中风病的主要病因。

答:主要病因有:情志过激,如恼怒等致气血逆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痰积热;劳欲过度,耗伤气血阴阳;以及素体亏虚、气候骤变等诱发因素。

3.简述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原则。

答:急性期以标实为主,治疗原则为醒脑开窍,根据病情选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清热涤痰、醒神开窍等治法,及时救治,防止病情加重。

4.简述中风恢复期康复训练的要点。

答: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如偏瘫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语言功能训练,针对失语、言语謇涩进行锻炼;还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等,促进功能恢复。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如何从中医角度对中风病进行整体预防。

答:中医预防中风从多方面入手,调情志,避免情绪过激;节饮食,清淡饮食,避免肥甘厚味;适劳逸,劳逸结合,避免劳欲过度;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还可适当服用中药调理体质,如平肝潜阳、化痰通络类药物。

2.讨论中风病中脏腑闭证阳闭和阴闭的鉴别与治疗差异。

答:阳闭多因痰热闭窍,兼见面赤身热、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