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公司供应商选择规定
一、总则
1.目的
为规范本仓储公司供应商的选择流程,确保所选择的供应商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公司业务运营需求,同时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2.设计理念
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为导向,注重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与合作潜力,建立稳定、可靠、互利共赢的供应商合作体系。同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的供应商。
3.企业文化融入
本规定贯彻公司“诚信、高效、创新、共赢”的企业文化。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强调诚信合作,追求高效的选择流程和合作模式,鼓励供应商在产品和服务上创新,以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仓储公司所有涉及采购活动中供应商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仓储设备供应商、办公用品供应商、物流辅助服务供应商等。既适用于公司内部全体员工在采购工作中对供应商的筛选和评估,也适用于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在相关业务合作中涉及供应商选择的参考。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采购部门
作为供应商选择的核心部门,负责发起供应商选择流程,收集供应商信息,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供应商评估,与选定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并签订合作协议。采购部门应具备专业的采购知识和市场分析能力,在供应商选择中发挥主导作用。
2.质量控制部门
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评估,制定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参与供应商实地考察,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核,确保所选择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公司质量要求。
3.财务部门
从财务角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审查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分析采购成本和付款方式等,为供应商选择提供财务方面的建议和支持,确保公司采购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风险可控。
4.技术部门(如有需要)
对于涉及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或服务采购,技术部门应参与供应商选择过程。负责评估供应商的技术实力、研发能力,审核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方案,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公司的技术需求和业务发展要求。
5.管理层
对供应商选择结果进行最终审批,从公司整体战略和业务发展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决定是否与选定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管理层应把握供应商选择的宏观方向,确保供应商选择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1.供应商信息收集
-多种渠道收集
采购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供应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搜索、行业推荐、供应商主动联系、参加行业展会等。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对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记录供应商的基本情况、经营范围、产品或服务类型、市场口碑等信息。
-初步筛选
采购部门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和基本标准,对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进行初步筛选。排除明显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如经营范围不匹配、资质不全等。确定进入正式评估环节的供应商名单。
2.供应商评估
-问卷调查
向进入正式评估环节的供应商发放详细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公司基本情况、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体系、售后服务、价格水平等方面。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如实填写并反馈,以便公司全面了解供应商的情况。
-实地考察
对于重要或潜在合作规模较大的供应商,采购部门组织质量控制部门、技术部门(如有需要)等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场地、设备设施、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等。实地考察应形成详细的考察报告,记录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供应商的优势。
-综合评估
采购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考察情况,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采用打分制或其他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从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企业信誉等多个维度对供应商进行量化评估。各部门根据自身专业角度提供评估意见,采购部门汇总后形成综合评估报告。
3.商务谈判
-谈判准备
采购部门根据综合评估结果,选择排名靠前的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在谈判前,采购部门应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和供应商的底线,制定详细的谈判策略和方案。明确谈判的重点内容,如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
-谈判过程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商务谈判,双方就合作的各项条款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在谈判过程中,既要争取公司的最大利益,又要考虑供应商的合理诉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案。谈判过程应做好记录,形成谈判纪要。
4.合同签订
-合同起草
采购部门根据商务谈判结果,起草与供应商的合作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售后服务、违约责任等条款。合同起草应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合同管理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审核与审批
合同起草完成后,提交给公司的法务部门进行法律审核,确保合同条款不存在法律风险。同时,财务部门、质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