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批发公司供应商合作规定.doc
文件大小:27.9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8-09
总字数:约3.44千字
文档摘要

批发公司供应商合作规定

一、总则

本规定旨在明确本批发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原则、方式与流程,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本规定也是公司企业文化在供应商合作方面的具体体现,秉持着“诚信为本、合作共赢、创新发展、回馈社会”的文化理念,致力于建立长期稳定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本规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要求制定,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保障公司与供应商的合法权益。通过规范合作行为,提升公司供应链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运营风险,确保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同时为供应商提供明确的合作指引,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与本批发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所有供应商。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供应商、商品供应商、物流服务供应商、技术服务供应商等各类在公司运营过程中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合作方。同时,公司内部涉及与供应商对接、合作管理的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也需遵循本规定。无论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采购人员,还是相关业务部门的普通员工,在与供应商的沟通、合作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一)采购部门

采购部门作为与供应商直接对接的核心部门,负责供应商的开发、筛选、评估与引入。定期收集市场信息,寻找符合公司需求的潜在供应商,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供应商资质审核与实地考察。在合作过程中,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合同的起草、谈判与签订,确保合同条款符合公司利益与相关规定。同时,跟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供应商供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质量控制部门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检验与监督。制定质量检验标准与流程,对到货商品进行抽检或全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要求与相关标准。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处理,提出整改意见或退货要求。定期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促进供应商提升产品质量。

(三)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负责与供应商的财务结算工作。审核采购发票、付款申请等财务单据,确保付款流程的合规性与准确性。建立供应商财务档案,记录供应商的付款情况、信用状况等信息。同时,参与采购合同的财务条款审核,防范财务风险。

(四)法务部门

法务部门负责对采购合同及相关合作文件进行法律审核。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防范法律风险。在与供应商发生纠纷时,提供法律支持与指导,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五)其他相关部门

其他相关部门如运营部门、技术部门等,根据自身业务需求,为供应商合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业务指导等。在产品研发、定制化服务等方面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一)供应商开发与筛选

1.采购部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供应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搜索、行业推荐、展会交流等。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信息评估,了解其基本情况、生产能力、产品范围、市场口碑等。

2.组织相关部门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等相关资质文件。对于重要供应商,可安排实地考察,评估其生产环境、设备状况、质量管理体系等实际情况。

3.根据审核与考察结果,建立供应商候选名单,由采购部门提交公司管理层审批。经审批通过的供应商纳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

(二)采购合同签订

1.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合同条款谈判。合同条款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内容。

2.合同起草完成后,依次提交财务部门、法务部门进行审核。财务部门重点审核合同的财务条款,如付款方式、价格合理性等;法务部门审核合同的法律合规性,确保合同条款不存在法律风险。

3.经各部门审核通过的合同,由公司授权代表与供应商代表签订。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将合同副本分发给相关部门,作为执行与监督的依据。

(三)订单执行与跟踪

1.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明确订单详情。供应商在收到订单后应及时确认,并按照订单要求安排生产与发货。

2.采购部门负责跟踪订单执行情况,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了解生产进度、发货安排等信息。如出现可能影响订单按时交付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

3.货物到达公司指定地点后,质量控制部门按照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货物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货物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如退货、换货或要求供应商整改。

(四)供应商评估与管理

1.定期(每季度或每年)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售后服务、合作态度等方面。各相关部门根据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供评估数据与意见。

2.根据评估结果,将供应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优秀供应商,在采购份额、合作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于良好供应商,保持稳定合作;对于合格供应商,提出改进意见并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