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的题目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康德
2.“美是生活”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车尔尼雪夫斯基B.别林斯基C.杜勃罗留波夫D.列宁
3.下列不属于优美特征的是()
A.和谐B.对称C.冲突D.比例协调
4.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审美体验B.审美创造C.审美欣赏D.审美判断
5.悲剧的本质特征是()
A.悲惨的结局B.主人公的死亡C.冲突与毁灭D.怜悯与恐惧
6.以下属于审美范畴的是()
A.真B.善C.丑D.好
7.艺术美主要来源于()
A.艺术家的灵感B.现实生活C.想象D.技巧
8.审美感知的特点不包括()
A.直接性B.情感性C.理性D.整体性
9.优美的基本形态是()
A.动态美B.静态美C.崇高美D.荒诞美
10.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有()
A.气韵B.意境C.风骨D.优美E.崇高
2.审美经验包含的要素有()
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E.意志
3.崇高的特征包括()
A.巨大的力量感B.冲突性C.震撼性D.和谐性E.愉悦性
4.丑成为审美形态的原因有()
A.西方哲学的影响B.艺术创造的需要C.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D.社会发展的反映E.对美的否定
5.下列属于艺术美的表现形式的有()
A.绘画美B.音乐美C.舞蹈美D.建筑美E.文学美
6.审美活动的特点有()
A.无功利性B.直觉性C.创造性D.情感性E.超越性
7.优美的表现形态有()
A.自然的优美B.社会的优美C.艺术的优美D.崇高的优美E.荒诞的优美
8.审美心理结构包括()
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E.审美记忆
9.下列属于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美学家的有()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黑格尔E.尼采
10.审美教育的作用有()
A.培养审美能力B.提升道德境界C.促进智力发展D.丰富情感世界E.完善人格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无关。()
2.崇高的事物往往具有巨大的体积和力量。()
3.丑在艺术中没有任何价值。()
4.审美体验是一种纯粹的感性活动。()
5.艺术美高于现实美。()
6.优美与崇高是完全对立的审美形态。()
7.审美判断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
8.悲剧的结局一定是悲惨的。()
9.审美教育只对艺术领域有作用。()
10.自然美是人类赋予自然界的。()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答:有理念说(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的体现;模仿说(亚里士多德),美源于对现实模仿;形式说,强调美在形式;生活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等。
2.简述审美感知的作用。
答: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起点,能直接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引发审美情感,为审美想象、理解等后续心理活动提供基础,让主体初步感受对象的美丑等特质。
3.简述优美的审美特征。
答:优美具有和谐、宁静、柔和等特征。其外在形式上比例协调、对称均衡,给人轻松愉悦感受,内在情感上引发人平静、舒畅的审美体验,让人身心和谐。
4.简述审美教育的任务。
答: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美是生活”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生活处处有美,日常中自然风景是美,温馨的家庭氛围是美,人们的善良行为也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一观点强调美源于生活。如清晨的阳光、人与人的互助,都展现生活美的多样,美在我们生活的点滴里。
2.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体现丑的价值?
答:丑可丰富艺术表现内容,以丑衬美突出美的珍贵。如某些作品塑造丑陋角色,能深刻反映社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