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好词摘抄30个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ChristianAndersen,1805年-1875年)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一、生平介绍:
1、早年经历: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于丹麦奥登塞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以洗衣为生。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后来改嫁。因家境贫苦,他未接受正规教育,曾做过学徒。但母亲讲的民间传说故事,以及父亲鼓励他阅读的霍尔伯格作品、《天方夜谭》等,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1819年,哥本哈根剧团到奥登塞巡演,他对演戏产生浓厚兴趣,便带着13块钱前往哥本哈根,在皇家剧院当过小配角。变声期后,他转行开始学习文学。
2、步入文坛:在高级政府官员乔纳斯·科林的帮助下,安徒生于1822年进入文法学校学习,后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1829年,他发表《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受到社会认可,同年还发表了小说《福尔摩斯运河的童话》,并创作了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此后,他陆续发表了诗集、童话等作品,183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让他开始获得世界声誉。
3、童话创作:1835年,安徒生开始发表童话,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集》包含《火绒盒》《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公主》等。此后,他每年圣诞节为孩子们出版一册童话,陆续创作了《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众多经典童话。他的童话在丹麦逐渐流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知名度迅速提高。他还结识了珍妮·林德、大仲马、雨果等名人。
4、晚年生活:1855年,安徒生出版文艺性自传《我一生的童话》,反击了过去遭受的恶意批评。此后他创作减少,多在旅行中度过。1875年4月,丹麦国王为其举行70岁寿辰庆祝会,同年8月4日,他因病逝于朋友家中,死因是肝癌,终身未娶。
二、主要作品梳理:
1、《海的女儿》:讲述了小美人鱼为了爱情,放弃海底生活和鱼尾,换来人类双腿的故事,展现了纯真的爱情和自我牺牲精神。
2、《卖火柴的小女孩》:描绘了一个在圣诞夜冻死街头的小女孩,通过她一次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想,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3、《丑小鸭》:讲述了一只丑小鸭历经磨难,最终变成美丽天鹅的故事,传达了只要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的道理。
4、《皇帝的新装》: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的阿谀奉承,揭露了人们因虚荣而不敢说出真相的弱点。
5、《拇指姑娘》:讲述了拇指大小的姑娘历经种种磨难,最终与王子幸福生活的故事,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豌豆公主》:通过豌豆和床垫的故事,讽刺了贵族的矫揉造作,同时也强调了真正的高贵是内在的品质。
三、作品对后世影响:
1、文学创作方面:安徒生开创了童话创作的新风格,他将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探讨人性、社会问题等,为后世童话创作树立了典范。许多童话作家受其影响,如格林兄弟的童话创作虽风格不同,但在挖掘故事内涵等方面也借鉴了安徒生的一些手法,现代童话作家如罗尔德·达尔等,其作品中对人性的思考和奇幻情节的设置,也能看到安徒生的影子。
2、儿童教育方面:他的童话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传达了善良、勇敢、坚韧等美好品质,成为世界各国儿童教育的重要素材,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面对困难、保持善良和追求梦想。
3、文化传播方面:《安徒生童话》被译入150余种语言,在全球广泛传播。以其为蓝本改编的电影、舞台剧、动画等作品层出不穷,如迪士尼根据《海的女儿》改编的动画电影,不仅在全球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还进一步扩大了安徒生童话的影响力,使丹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四、优秀词组摘抄及注释
1、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仿佛亲身到了那个境地,形容感受真切。
2、各式各样:指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强调丰富多样。
3、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有庆幸的意味。
4、暴风狂雨:指又猛又急的大风雨,常用来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5、暴跳如雷: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6、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7、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受到惊吓。
8、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体现人们的积极性和竞争心理。
9、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10、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强调团结协作的力量。
11、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
12、笨头笨脑: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13、一动不动:指静止不动,保持原有状态。
14、垂头丧气: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