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公司续期设备管理细则
一、总则
1.目的:为加强保健公司续期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2.指导思想:秉承公司“关爱健康,品质至上”的企业文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保健服务。同时,贯彻公司扁平化管理理念,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3.管理原则: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科学维护”的原则,对续期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保健公司内所有续期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检测设备、治疗设备、康复设备等。涉及的人员包括公司全体员工,涵盖设备采购、使用、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员。同时,对于客户使用相关设备的情况,也应按照本细则进行规范管理,以保障客户的安全和使用体验。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设备管理小组:成立以公司高层领导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设备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对重大设备管理问题进行决策。
-组长职责:全面领导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符合公司战略和经营理念,审批设备管理相关的重大事项。
-成员职责:参与制定设备管理策略,协助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的跨部门问题,监督本部门设备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设备管理部门:作为设备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公司续期设备的统筹管理工作。
-设备采购管理: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和设备使用情况,制定设备采购计划,负责设备的选型、采购、验收等工作,确保所采购的设备符合公司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设备档案管理:建立和维护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采购合同、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为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设备巡检与维护协调:制定设备巡检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和保养。
-培训与技术支持:组织设备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员工的设备操作技能和维护意识,为员工提供设备技术支持。
3.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续期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工作。
-设备使用管理: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违规操作。及时反馈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日常维护保养:做好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简单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配合维修与更新:积极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和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新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4.财务部门:负责续期设备的财务管理工作。
-预算编制:根据设备采购、维修、保养等需求,编制设备管理相关的财务预算,合理安排资金。
-成本核算:对设备的采购成本、使用成本、维修成本等进行核算,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
-资产核算与管理:按照财务制度对设备进行资产核算和管理,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确保设备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1.设备采购管理流程
-需求提出:使用部门根据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提出设备采购需求,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详细说明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等信息,并提交设备管理部门。
-需求评估:设备管理部门对使用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评估,结合公司设备现状和发展规划,判断需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如有需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论证。
-采购计划制定: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需求评估结果,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设备的品牌、型号、预算、采购时间等信息,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供应商选择与采购:设备管理部门通过市场调研、招标、询价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司的采购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采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设备验收:设备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使用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等相关人员按照采购合同和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外观、性能等方面。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报告》,办理入库手续。
2.设备档案管理流程
-档案建立:设备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为每台设备建立独立的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购置日期等)、采购合同、验收报告、操作手册、维修记录、保养记录、校准记录等。
-档案更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维修、保养、校准、改造等情况,相关部门应及时将相关记录反馈给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更新设备档案,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档案查阅与借阅:公司内部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或借阅设备档案,需填写《设备档案查阅/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