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doc
文件大小:33.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8-11
总字数:约3.54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事件(如患者身份错误、标本类型错误、容器错误、采集量不足等)的应急处置,最大限度降低错误对检验结果及临床诊疗的影响,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患者安全目标》等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医院血标本管理实际情况。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所有血标本采集环节(门诊、住院、急诊、体检)发生的采集错误,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如张冠李戴);

标本类型与检验项目不符(如用血清管采集凝血功能检测标本);

采集容器错误(如未使用抗凝管或使用错误抗凝剂);

采集量不足或过量(影响检测准确性);

标本污染(如溶血、脂血、微生物污染)。

(四)工作原则

1.患者安全第一:以避免错误标本导致误诊误治为核心,优先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

2.快速响应,及时纠正:发现错误后立即停止标本流转,评估影响范围,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新采集、标识更正),减少对临床的延误。

3.追溯源头,明确责任:建立错误登记与追溯机制,分析错误原因(如流程漏洞、操作疏忽),落实责任并制定预防措施。

4.持续改进,规范流程:通过错误案例分析,优化采集流程(如强化核对环节)、加强培训,降低错误发生率。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小组

成立血标本采集质量应急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成员包括检验科主任、医务科主任、门诊办公室主任、住院部护士长及各科室采集点负责人。

(二)职责分工

1.错误发现与报告员(采集护士/检验人员):负责在采集后、送检前或接收时发现错误,立即停止标本处理,记录错误类型并报告科室负责人。

2.评估处理员(检验科技术员/护士长):评估错误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如轻微影响/严重影响/无法检测),决定是否需要重新采集。

3.沟通协调员(临床医生/护士):负责与患者沟通(如解释重新采集原因),协调重新采集时间,确保患者配合。

4.流程督导员(护理部/院感科):调查错误发生的环节(如采集前核对、容器选择),分析根本原因,提出流程优化建议。

5.记录管理员(检验科/护理部):负责《血标本采集错误登记表》的填写与存档,定期汇总分析错误数据。

三、预防措施

(一)标准化采集流程

1.核对环节:严格执行“双人核对”或“双标识核对”制度:

采集前核对患者信息(姓名、住院号/身份证号、床号),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式(如“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核对腕带)。

核对检验项目与容器类型(如血常规用EDTA抗凝管,凝血功能用枸橼酸钠管),容器上立即标注患者信息、采集时间、采集者姓名。

2.培训与考核:

新入职护士必须通过“血标本采集标准化流程”培训,考核内容包括:标本类型与容器对应关系、抗凝剂作用原理、采集量标准(如凝血功能管需至刻度线)。

每季度开展1次采集错误案例复盘会,用实际案例强化“三查七对”意识(查患者、查项目、查容器;对姓名、对床号、对检验目的、对容器类型、对采集量、对抗凝剂、对标识)。

(二)硬件与工具支持

1.采集点配备:各采集点张贴“血标本采集指南”(含项目-容器对应表、采集量示意图),配备标准化容器架(按项目分类放置容器)。

2.信息化支持:使用条码化管理系统,患者腕带与容器条码关联,采集后扫码确认,系统自动提示容器类型与采集量是否匹配。

四、应急响应

(一)错误类型及处理流程

1.患者身份错误(如采集A患者标本却标注为B患者)

发现阶段:采集后未送检前发现→立即销毁错误标识,重新标注正确信息并双人核对;检验接收时发现→立即暂停该标本检测,联系采集科室确认。

处理措施:

若标本未检测,废弃错误标注的标本,重新采集正确患者的标本,向患者致歉并解释原因(如“刚才信息标注有误,需要重新采集一次,抱歉给您带来不便”)。

若已错误检测并发出报告,立即通知临床医生暂停基于该报告的诊疗决策,召回错误报告并发布更正报告,重新采集正确标本检测。

后续追踪:核对A、B两位患者的检验结果差异,若B患者已根据错误报告接受治疗,需评估是否造成不良影响,必要时启动医疗安全事件上报。

2.容器或抗凝剂错误(如用肝素管采集血常规)

影响评估:检验科根据错误类型判断是否可补救(如肝素会干扰血常规计数,此类错误不可补救;若为容器未贴标签,可追溯时补标签)。

处理措施:

不可补救:联系患者重新采集,向患者说明“容器选择错误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需要重新采集”,优先安排加急检测以缩短报告时间。

可补救(如抗凝剂正确但容器未标注):由采集者与检验者共同核对后补标信息,注明“补标”及原因,双人签字确认。

标本处理:错误容器的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记录错误类型及处理方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