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是()
A.少商B.中府C.云门D.尺泽
2.下列穴位中,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
A.足三里B.三阴交C.梁丘D.天枢
3.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
4.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合谷B.至阴C.三阴交D.太冲
5.下列哪项不属于拔罐的作用()
A.温通经络B.调和气血C.消肿散结D.回阳救逆
6.具有清热作用的穴位是()
A.关元B.气海C.大椎D.命门
7.针刺手法中,提插补法是()
A.轻插重提B.重插轻提C.先重后轻D.先轻后重
8.足少阴肾经在下肢内侧的循行部位是()
A.前缘B.中线C.后缘D.以上都不是
9.常用于治疗失眠的穴位是()
A.神门B.内关C.外关D.合谷
10.下列哪项不是艾灸的适应证()
A.风寒湿痹B.阴虚发热C.虚寒胃痛D.遗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特定穴的有()
A.五输穴B.原穴C.络穴D.背俞穴E.募穴
2.针刺的角度有()
A.直刺B.斜刺C.平刺D.横刺E.深刺
3.下列穴位中,能治疗头痛的有()
A.百会B.太阳C.风池D.合谷E.列缺
4.艾灸的种类包括()
A.直接灸B.间接灸C.艾条灸D.温针灸E.灯火灸
5.经络的生理功能有()
A.沟通联系作用B.运输渗灌作用C.感应传导作用D.调节作用E.保护作用
6.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有()
A.风市B.环跳C.阳陵泉D.悬钟E.丘墟
7.以下可用于治疗痛经的穴位有()
A.关元B.气海C.三阴交D.血海E.地机
8.针刺时出现晕针的原因有()
A.体质虚弱B.精神紧张C.空腹劳累D.手法过重E.体位不当
9.拔罐的方法有()
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血拔罐法E.留针拔罐法
10.以下属于腧穴近治作用的是()
A.睛明治疗眼病B.中脘治疗胃脘痛C.足三里治疗胃肠病
D.委中治疗腰腿痛E.合谷治疗头面五官病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2.人体共有12条经脉。()
3.针刺时,得气是指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4.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等作用。()
5.治疗便秘可选用天枢穴。()
6.提插补泻中,重插轻提为泻法。()
7.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8.拔罐时,罐口应紧压皮肤,避免漏气。()
9.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
10.针刺深度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经络的主要作用。
答:经络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等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2.简述针刺补泻的原则。
答:虚则补之,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使正气增强。实则泻之,运用针刺泻法,或选相关穴位以祛邪外出,调整虚实。
3.写出三个能治疗感冒的穴位及所属经络。
答: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列缺,属手太阴肺经;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可疏散风邪,宣肺解表,缓解感冒症状。
4.简述拔罐的注意事项。
答:选择合适体位,防止罐具脱落;拔罐时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烫伤、起疱;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起罐时不可硬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临床,谈谈针灸治疗疾病的优势。
答:针灸治疗疾病优势明显,如操作简便,无需复杂设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对多种疾病如疼痛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效果佳;费用相对较低,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尤其适合基层医疗。
2.在针刺过程中,如何预防针刺意外的发生?
答:首先要做好医患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严格掌握针刺禁忌,如患者状态、部位禁忌等;操作规范,选穴准确,掌握好针刺角度、深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