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审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预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
A.收集证据B.查明案件事实C.保障诉讼D.教育犯罪嫌疑人
2.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首次讯问应首先问明()
A.犯罪事实B.基本情况C.作案动机D.有无同案犯
3.预审人员在审查证据时,对证据的关联性审查主要是看()
A.证据来源是否合法B.证据形式是否完备
C.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D.证据是否真实
4.下列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A.犯罪现场的血迹B.证人看到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证言
C.作案工具D.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5.预审终结的条件不包括()
A.犯罪事实清楚B.证据确实、充分
C.法律手续完备D.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
6.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
A.1000元B.2000元C.3000元D.5000元
7.预审中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A.2人B.3人C.4人D.5人
8.下列不属于预审中调查访问对象的是()
A.犯罪嫌疑人B.证人C.被害人D.鉴定人
9.预审工作中,分析判断案件性质主要依据的是()
A.犯罪时间B.犯罪地点C.犯罪动机和目的D.犯罪手段
10.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A.律师B.辩护人C.诉讼代理人D.法律顾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
A.依法办案原则B.实事求是原则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原则
D.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原则E.迅速及时原则
2.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有()
A.利用矛盾B.说服教育C.政策攻心D.声东击西E.重点突破
3.证据的基本特征有()
A.客观性B.关联性C.合法性D.真实性E.可靠性
4.下列属于物证的有()
A.犯罪现场遗留的毛发B.犯罪嫌疑人的日记
C.被盗的财物D.作案使用的刀具E.被害人的血迹
5.预审中常用的侦查措施有()
A.讯问B.询问C.搜查D.扣押E.鉴定
6.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包括()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C.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D.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申请的
7.辨认的种类包括()
A.人身辨认B.物品辨认C.场所辨认D.尸体辨认E.声音辨认
8.预审终结报告的内容包括()
A.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B.案件来源和案件侦查过程
C.犯罪事实和证据D.处理意见E.法律依据
9.下列属于预审工作中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有()
A.犯罪行为是否存在B.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为
C.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D.犯罪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E.共同犯罪案件中各犯罪嫌疑人的地位、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10.预审人员在审查证据时,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主要包括()
A.证据的收集主体是否合法B.证据的收集程序是否合法
C.证据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D.证据是否经过查证属实
E.证据与案件事实是否有关联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预审工作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
2.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有权保持沉默。()
3.间接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搜查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5.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6.辨认笔录属于书证的一种。()
7.预审终结后,案件必须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8.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9.调查访问只能在案发后进行。()
10.预审人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自行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