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必修.ppt
文件大小:35.13 MB
总页数:54 页
更新时间:2025-08-13
总字数:约1.01万字
文档摘要

5.经调查,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共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分别用X、Y、Z表示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变化成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第30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X、Y、Z可以称之为群落B.变化前后该群落的丰富度没有发生变化C.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D.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没有选择性的结果第3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平米)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据表可以确认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第32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17.43116.61150.8155.50总呼吸量(t/hm2/a)15.9392.73124.8140.98叶面积指数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6.65377.52398.57184.74第33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植被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B第34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8.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B第35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9.如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A.甲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乙表示整个地区所有植被类型的数量B.甲表示整个群落的生物数量,乙表示草本植物的生物数量C.甲表示土壤中腐殖质量,乙表示所有植被的种类数量D.甲表示食肉类的种群数量,乙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A第36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解析】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整个生物群落利用能量的能力是逐渐提升的,并且在后来植被类型数量大增的同时,原来植被类型数量有所下降。甲表示草本植物种类数量先上升后下降,乙表示所有植被的生物数量,这就符合由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甚至直接到森林阶段的变化过程。即必须符合甲为较低等阶段的植被类型的规律。第37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0.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学生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几天(d)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放入双小核草履虫。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增减情况见下表:实验材料生物数量(个/mL)1d2d3d4d5d6d7d8d9d枯草杆菌1801601401601801601405060大草履虫-6070806050402010双小核草履虫----20406080100第38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①种群专指这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研究种内关系;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研究种间关系。②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