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35张PPT).pptx
文件大小:5.92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8-13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温故知新: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三年卫国战争时期,

采取的是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作用?;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目标;国外:帝国主义干涉;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一、新经济政策;一、新经济政策

;;;“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1.时间:;苏联的成立与发展;;1.斯大林时代。;2.工业化背景:;3.工业化的过程:

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辆;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工业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特点: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评价:

(1)积极作用:

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2)危害:

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片面追求工业品的产期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等。;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斯大林认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民必须要做出牺牲。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重要生产资料公有化。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目的:

?措施:

④完成:;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四,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政治上;苏联模式影响:;弊端:没有尊重经济规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启示)呢?;;列宁;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