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9张PPT).pptx
文件大小:3.14 M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8-13
总字数:约1.61千字
文档摘要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后期: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

;彼得一世;学习目标;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95%的人是极度贫困的农奴,半数的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年就贫病而死,多数人活不过四十岁。俄国人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能识字的也超不过三个,连贵族地主和他们的子弟大多数也是文盲,寒冷严酷的冬天来临,人们只好待在屋里用酒精打发时光。;“农民”和“农奴”有什么区别?;18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崛起;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四)、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彼得大帝改革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富裕的农奴主家庭;自由劳动力少市场狭窄技术薄弱社会环境不稳定;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国内社会矛盾。;废除农奴制;1858年---1860年,俄国共发生近300次农民起义,它表明一个严峻现实,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石---农奴制正面临灭顶之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

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①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农奴制

改革;;1.单项选择题1.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起义威胁到沙皇的统治B.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对俄国的影响D.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4、1861年,正式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A、彼得一世B、尼古拉一世

C、查理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

5、“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充分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为了()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维护地主的利益

C、解放农奴D、提供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6、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资产阶级革命B、民族解放战争

C、自上而下的改革D、统一战争

7.下列内容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是()

(1)允许购买整村的农奴

(2)解放的农奴可出钱买一块份地

(3)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4)废除沙皇统治,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A.(1)(2)B.(2)(3)

C.(3)(4)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