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学习目标1.通过研读史料,了解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识读西汉形势图,结合西汉形势图,认识汉武帝时期疆域拓展的时空背景,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通过学习,认识到大一统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家国情怀)
一、削弱地方势力Q材料反映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哪位皇帝尝试解决这个问题?1.背景【相关史事】西汉建立后,汉高祖继续实行郡县制,为巩固统治,又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这些诸侯王封地广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势力强大。诸侯王(地方)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相关史事】汉景帝接受晁错建议,下令削夺王国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管辖。公元前154年,吴王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举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朝廷出兵平叛,经过数月的战争,叛乱被平定。景帝借机收回诸侯王的部分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
Q到汉武帝即位时期,这个问题出现了什么新发展?1.背景材料一:孝王(汉武帝叔叔梁王刘武)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材料二: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司马迁《史记.平准书》①诸侯王势力②地方豪强势力这两股势力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假如你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一、削弱地方势力
Q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削弱诸侯王势力?2.措施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弱矣。 ——主父偃 目的建议者内容结果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措施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完成表格填写。一、削弱地方势力
Q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方式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2.措施②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zhòu酎金夺爵Q结合课文,找出汉武帝削弱地方豪强势力的措施。①将地方豪强迁往京师一带。②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出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汉武帝时划分的13个州部示意图③形成察举制,选拔优秀人才。一、削弱地方势力
Q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作用。3.作用诸侯王势力地方豪强势力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政治上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迁往京师、刺史制度一、削弱地方势力【知识拓展】汉武帝确立汉文帝:西汉初期,汉文帝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选官,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加以完善,形成察举制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皇帝也下诏让公卿大臣举荐人才,经过考察,授予官职。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经济加强经济管控贰
二、加强经济管控Q汉武帝加强对农业、手工业的管控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1.农业、手工业农业: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耧车: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
二、加强经济管控Q根据材料,说出西汉初期商业上面临哪些问题?2.商业材料一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liè)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帮助)公家(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记·平淮书》①背景: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富商大贾。私人铸币盐铁私营富商大贾假如你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朕该怎么办?
二、加强经济管控Q面对商业上的问题,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产生怎样的影响?2.商业问题②措施③影响私人铸币盐铁私营富商大贾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