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12月语文教师工作述职报告范文1.docx
文件大小:39.5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7-31
总字数:约2.77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12月语文教师工作述职报告范文1

一、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我深知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因此,我始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已任,依照教育学原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热爱学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去感染学生。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坚守岗位,诚恳踏实,勤恳努力,任劳任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服从领导,团结同事,互助合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乐意接受任务,团结同事,共同进步。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三、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初接新班,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中午休息时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了解了许多:了解了孩子的一切,我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关心他们。

3.爱,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学生,学生是2025年12月语文教师工作述职报告范文1

回复内容

2025年12月语文教师工作述职报告范文1

一、勤于学习,自我提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深知这一点,因此利用课余时间,我阅读了薛瑞萍的《我们二年级》、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朴圣淑的《教师的魔力课堂》以及刘称莲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等书籍,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感受教育的无穷魅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探讨一年级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方法,听课,用心反思,将学习收获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拼音、汉字教学绽放光彩。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带动的学习氛围让我认真阅读了汉之星教学资料,探讨汉之星教学方法,遇到疑难问题,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摸索,大胆使用,在不断的交流学习应用中,我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精彩。

二、新教育,让阅读净化孩子心灵

学期伊始,我带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殿堂。在晨诵时间,我们一起诵读儿歌八十余首,背诵古诗二十四首,三字经六十八个字;在阅读时间里,我们一起阅读儿童绘本若干本;并充分发动家长与孩子开展亲子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通过评选阅读明星、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识字量大幅度增加,大部分孩子可以流畅地独立阅读带拼音的儿童读物。

三、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在教学方面,我抓课堂教学关,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总是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课,使教学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经常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使课堂教学更好理解所授的课堂知识,非常注重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模拟地理情境,展示地理实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长期从事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曾有同行老师跟班听课、示范课。我注重因材施教,培养优等生,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自习时间都努力提高效率,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所以一直能得到学生的好评。

四、班级管理,以爱为桥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认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的源泉。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我努力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初接新班,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中午休息时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