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成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0-1岁B.1-3岁C.3-6岁D.6-8岁
2.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A.体育课B.体育游戏C.早操D.运动会
3.提出“儿童中心论”的教育家是()
A.杜威B.蒙台梭利C.福禄贝尔D.夸美纽斯
4.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5.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
A.游戏法B.观察法C.直观演示法D.讲解法
6.3-4岁幼儿的思维处于()
A.直观行动思维阶段B.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C.抽象逻辑思维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7.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中,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的是()
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区角活动
8.幼儿德育的重点是()
A.教幼儿学会做人B.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认识
C.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D.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9.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的水平。
A.运用材料B.建构形式发展C.社会性发展D.行为发展
10.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中,()是美国幼儿园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A.开放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原则D.经济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
A.目标导向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
D.适宜性原则E.逻辑性原则
2.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
A.爱心B.观察力C.沟通能力D.组织教育活动能力E.专业知识
3.幼儿游戏的特点有()
A.自主性B.愉悦性C.虚构性D.具体性E.非功利性
4.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有()
A.动作发展正常B.认知发展正常C.情绪积极向上
D.人际关系融洽E.性格特征良好
5.幼儿园常见的课程类型有()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E.潜在课程
6.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
A.目的性增强B.持续性延长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E.观察方法逐渐形成
7.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生活管理B.教育管理C.物品管理D.人员管理E.环境管理
8.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包括()
A.倾听与表达B.阅读与书写准备C.语言表达清晰
D.词汇量丰富E.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
A.自我意识B.人际交往C.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
D.多元文化E.社会适应
10.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作用有()
A.诊断作用B.导向作用C.激励作用D.鉴定作用E.改进作用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幼儿的学习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2.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词汇发展的敏感期。()
3.幼儿园应以教学活动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4.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5.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做的就是提供游戏材料。()
6.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
7.幼儿园环境创设仅仅是指创设物质环境。()
8.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9.个体差异只存在于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之间。()
10.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答: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发展,提高动作协调性;促进认知发展,激发想象力、思维力;促进社会性发展,学会交往合作;促进情感发展,获得快乐与满足。
2.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
答:首先明确活动目标,依据幼儿特点和教育要求确定;其次选择内容,要符合目标且适宜幼儿;然后设计活动过程,包括导入、展开、结束;最后合理选用教育方法,如直观法、游戏法等。
3.简述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要点。
答:定时进餐,固定进餐地点;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