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公司报关人员管理规章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本保健公司报关人员的管理,规范报关业务操作流程,提高报关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公司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体现公司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特制定本规章。
2.制定依据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海关的各项规定,结合本保健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制定本规章。
3.指导思想
秉承公司“关爱健康,品质至上”的经营理念,以扁平化管理为指导,强调团队协作与沟通,注重报关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与人文关怀,在确保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效益,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规章适用于本保健公司内所有从事报关业务的人员,包括专职报关员以及涉及报关相关工作的其他部门员工。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报关部门架构
报关部门作为公司进出口业务的核心支持部门,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设报关经理一名,负责整体报关业务的统筹与管理;报关员若干,具体执行报关业务操作;同时配备报关助理,协助报关员完成相关基础工作。
2.报关经理职责
-全面负责报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与目标,并组织实施。
-与公司内部各部门、海关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确保报关业务的顺利进行。
-对报关业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与处理,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报关工作的进展与问题。
-负责报关团队的建设与培训,提升团队整体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
3.报关员职责
-按照海关规定和公司要求,准确、及时地完成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申报工作,包括准备报关单证、录入报关数据等。
-负责与货代、船代等相关业务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货物运输与报关环节的衔接顺畅。
-对报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与处理,如海关查验、征税等情况,配合海关完成相关工作。
-收集、整理和归档报关业务相关资料,建立健全报关业务档案。
4.报关助理职责
-协助报关员准备报关所需的各类单证,如发票、装箱单、合同等,对单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初步审核。
-负责报关数据的录入与核对工作,确保报关信息的准确无误。
-跟进报关业务的进度,及时向报关员反馈相关信息,协助处理一些简单的报关业务问题。
-完成报关经理和报关员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1.报关人员招聘与入职
-招聘原则:遵循公司“德才兼备,公平公正”的招聘原则,注重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以及与公司企业文化的契合度。
-招聘流程: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报关部门的人员需求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后组织面试。面试由报关经理和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重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面试的人员需进行背景调查,合格后办理入职手续。
-入职培训:新入职的报关人员需参加公司组织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同时,报关部门将安排专人进行报关业务的专项培训,使其熟悉报关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2.报关业务操作流程
-接单:报关员接收业务部门提交的进出口货物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货物清单、发票、合同、原产地证书等,对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初步审核。
-申报:报关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资料,在海关规定的申报期限内,通过电子口岸系统录入报关数据,并提交申报。在申报过程中,确保报关数据与实际货物情况相符,准确填写商品编码、申报价格、数量等关键信息。
-审单:海关对报关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将通过系统反馈给报关员。报关员需及时根据海关要求进行修改或补充资料,直至审核通过。
-征税:对于需要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货物,报关员按照海关核定的税额及时缴纳税款。如对税额有异议,应按照规定程序向海关提出申诉。
-查验:海关根据风险布控要求,对部分货物进行查验。报关员需配合海关查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协助,如陪同查验、解释货物情况等。
-放行:经海关审核、征税、查验等环节均无问题后,海关予以放行。报关员及时将放行信息反馈给业务部门,以便安排货物的后续运输和交付。
3.报关业务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报关部门定期对报关业务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商品归类错误、申报价格不实、单证不符等。
-风险防控: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例如,加强对报关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商品归类准确性;建立申报价格审核机制,确保申报价格合理;完善单证审核流程,保证单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应急处理:制定报关业务突发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海关稽核查、行政处罚等情况。在事件发生时,报关部门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配合海关调查处理,及时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