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仓储公司垃圾分类规章.doc
文件大小:27.6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8-14
总字数:约3.13千字
文档摘要

仓储公司垃圾分类规章

一、总则

本公司秉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致力于在仓储运营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加强公司内部垃圾分类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

本规章旨在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垃圾分类管理流程,引导全体员工和客户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同时展现公司的设计理念,即注重环境友好与高效运营的平衡,在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确保从基层员工到管理层都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为实现社会效益贡献力量。

二、适用范围

本规章适用于仓储公司全体员工以及进入公司区域的客户。全体员工在日常办公、仓储作业等各类活动中,均需遵守本规章规定的垃圾分类要求。客户在公司开展业务活动期间,也应按照本规章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共同维护公司环境整洁与资源合理利用。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垃圾分类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目标、方针和政策,统筹协调公司内外部资源,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全面领导垃圾分类工作;副组长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组长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行政部门: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流程及标准;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活动;定期对各部门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协调处理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3.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员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确保员工正确分类投放垃圾;配合行政部门开展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对本部门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仓储部门:在货物存储和搬运过程中,对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等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加强对仓库区域垃圾分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引导供应商和客户在仓储作业环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5.后勤保障部门:负责配备和维护公司内各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如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做好垃圾的定期清运工作,确保垃圾及时、规范处理;对公司公共区域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巡查和清理。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1.垃圾分类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结合仓储公司实际情况,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例如废弃的纸质包装盒、塑料托盘、金属货架配件等。

-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

-厨余垃圾:主要是食堂产生的剩菜剩饭、果皮、骨头等易腐性垃圾。

-其他垃圾:除上述三类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如用过的卫生纸、砖瓦陶瓷、渣土等。

2.垃圾分类设施设置

-在公司办公区域、仓储区域、食堂等场所合理设置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垃圾桶应标明垃圾分类标识,确保清晰、准确。

-在仓库出入口、装卸区等位置设置专门的可回收物收集点,便于对废弃包装材料等进行集中收集。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垃圾收集车、垃圾袋等辅助工具,确保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顺利进行。

3.垃圾分类投放流程

-员工:员工应在日常工作中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对于可回收物,如数量较多,可集中放置在指定的可回收物收集点。在食堂就餐后,应将厨余垃圾倒入指定的垃圾桶,其他垃圾按照分类要求投放。

-客户:客户在公司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按照公司的垃圾分类要求进行投放。如有疑问,可向公司工作人员咨询。

-特殊垃圾处理:对于有害垃圾,员工和客户应妥善保管,及时联系行政部门或后勤保障部门,由专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4.垃圾收集与清运

-后勤保障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收集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各区域的垃圾桶收集到指定地点。

-对于可回收物,定期联系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进行回收处理,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由专业的垃圾清运公司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清运,确保垃圾及时清理,避免产生异味和环境污染。

五、权利与义务

1.员工权利与义务

-权利:员工有权获得垃圾分类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了解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和要求;对公司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因履行垃圾分类义务而受到不合理对待时,有权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寻求解决。

-义务:遵守本公司垃圾分类规章,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按照规定进行垃圾投放;接受公司组织的垃圾分类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对发现的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