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编制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少环境污染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粉尘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运输通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环境应急指挥部
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环境应急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环境应急小组
环境应急小组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实施环境应急措施。
(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
(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和转运。
(4)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
四、应急响应程序
1.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环境应急指挥部。
2.环境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评估污染程度。
3.根据污染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5.抢险救援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环境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
6.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7.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转运。
8.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
9.事故处理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环境恢复和清理工作。
五、应急保障措施
1.设备保障:确保应急设备、物资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人员保障:对应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资金保障:设立环境应急专项基金,确保应急资金充足。
4.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六、预案演练
1.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应包括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环节。
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
1.本预案由公司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如遇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本预案应及时进行修订。
第2篇
一、编制目的
为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环境应急指挥部
(1)总指挥:公司总经理
(2)副总指挥:公司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
(3)成员:环保部门、安全部门、生产部门、行政部门等
2.环境应急指挥部职责
(1)组织、协调、指挥公司环境应急工作;
(2)制定、修订环境应急预案;
(3)负责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
(4)组织环境应急演练;
(5)负责环境应急信息的收集、上报;
(6)协调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
3.各部门职责
(1)环保部门:负责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以及环境应急信息的收集、上报;
(2)安全部门:负责环境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以及现场安全监管;
(3)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识别、评估,以及事故应急处理;
(4)行政部门:负责环境应急工作的后勤保障,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
四、应急响应程序
1.事故报告
(1)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报告;
(2)环境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2.应急响应
(1)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环保部门负责现场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4)安全部门负责现场安全监管,确保人员安全;
(5)生产部门负责事故应急处理,控制污染源;
(6)行政部门负责后勤保障,协调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
3.应急处置
(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
(2)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清理、修复;
(3)对受影响人员提供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
(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责任。
4.应急结束
(1)污染得到控制,环境恢复正常;
(2)事故原因调查清楚,责任追究到位;
(3)环境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用品、监测设备、应急车辆等;
2.技术保障:建立环境应急技术支持体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素质;
4.资金保障:设立环境应急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