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预案概述
为提高澄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澄城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澄城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体系
1.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成立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指挥部成员单位
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市委宣传部、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供电公司、市通信管理局等。
3.地方各级应急指挥部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级别的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四、预警与信息报告
1.预警
各级应急指挥部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2.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当地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
五、应急处置
1.紧急处置措施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1)自然灾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事故灾难:组织事故调查,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公共卫生事件: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社会安全事件:采取维稳措施,维护社会秩序。
2.应急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一级响应:全市范围内发生重大以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全面启动应急响应。
(2)二级响应:全市范围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
(3)三级响应:全市范围内发生一般以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
六、后期处置
1.恢复重建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2.评估总结
应急指挥部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七、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
各级应急指挥部应组建专业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应设立突发事件应对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物资保障
各级应急指挥部应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4.通信保障
各级应急指挥部应加强通信设施建设,确保应急救援信息畅通。
八、附则
1.本预案由澄城市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2篇
一、总则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澄城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澄城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体系
1.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各县(市、区)、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设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
四、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2.启动条件:根据突发事件情况,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经指挥部批准后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响应措施:
(1)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相关部门应立即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指挥部办公室汇总信息后向指挥部报告。
(2)应急处置: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物资保障: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保障。
(4)人员疏散:根据需要,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人员疏散工作。
(5)医疗救护: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医疗救护力量,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6)心理援助: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心理援助团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五、后期处置
1.灾后重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2.调查评估: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3.信息公开: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六、保障措施
1.人力资源保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落实应急管理人员,确保应急队伍的稳定。
2.物资保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3.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设立突发事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