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国民体质测定规范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85.67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8-14
总字数:约7.21千字
文档摘要

《国民体质测定规范》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任务来源于已立项的国家标准计划《国民体质测定规范》(计划号T-451),主管部门为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

海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浙江大学、南京体育大学、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

所、武汉体育大学。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王梅、范超群、王晶晶、冯强、张一民、任弘、

谭思洁、李然、曹振波、庄洁、温煦、安江红、徐凯、周卫海、郭振、卢冬磊、

杨玮。

(三)主要工作过程

1.建组、现状预研与调研阶段(2024年12月-2025年2月)

成立编写小组,在标准编制前期,充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运用查阅文献、

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多种调研形式,获取数据信息,并经过归纳整理形成调

研成果,为标准的编制提供依据,完成标准工作组讨论稿(本阶段工作成果:

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和编制说明)。

2.起草阶段(2025年3月-7月)

召开起草组成员单位参加的标准工作组讨论会,标准初稿向起草组成员单

位做说明,并对标准的后续工作进行了分工和时间安排。期间,起草组根据大

样本数据结果对标准内容进行补充,并向相关部门或单位做经常性沟通汇报,

对标准修改内容进行完善和确定。(本阶段工作成果: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

说明)。

3.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8月-9月)

拟通过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方式广泛征集有关部门或单位的意见,处理意见,

完成送审稿(本阶段工作成果:标准送审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和编制说明)。

(四)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

(1)政策导向与国家战略需求

体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体育运动是增强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的有效途径。我国将“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十

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等政策文件均明确要求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当前,国民体质达标率已成为

考核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建设成效的关键依据。国民体质监测这一项在全国范

围开展的工作,紧密联系着民生福祉和国家战略。为更好的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系列工作,进一步完善、规范国民体质工作相关内容,将《国民体质测定规范》

制定为国家标准,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必要举措。通过制定国家标准,可系统规

范统一体质测定指标、流程和测评标准等,确保数据横向可比、纵向可溯,为

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推动体育服务民生福祉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

(2)精准体质测评与科学健身指导实效需要

国民体质监测通过统一的测试方法,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等多维度体质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并给与精准化评价标准,构建了国民体质测

评体系。国民体质测定对数据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对

测定内容、流程、重要技术指标、方法进行规范和标准化是进行体质测定和健

身指导获得真实准确个体测试数据的基本要求,是进行安全、有效和个性化科

学健身指导的基本条件,也是国民体质监测科学性和可比性的重要依据。国民

体质测评标准化后,工作中各流程、各内容、各方法将得到全国范围的统一和

规范,保证体质测试数据和体质测试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推动国民体质测

定工作高质高效组织开展,提高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助于促进各部门、各

行业开展体质与健康促进工作,推动体卫融合、体教融合;利于监管部门对国

民体质测定工作流程和绩效的持续管理监控和改进,进一步明确国民体质检测

与科学健身指导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并为行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标准和评估

依据。综上,标准化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能精准识别个体体质特征,为科学健

身指导、运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3)全民健身标准化体系建设需要

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深入实施《国家标准

化发展纲要》和《“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标

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

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中,将“现代服务业领域”

的“全民健身”设为重点支持领域方向。国民体质监测是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全

民健身基础性工作之一,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制定为国家标准,是响应国

家政策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