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通感的认知机理与应用探究.docx
文件大小:55.33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8-16
总字数:约3.6万字
文档摘要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通感的认知机理与应用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蕴含着丰富的认知和文化内涵。通感(Synaesthesia)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日常表达和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它打破了感官之间的界限,通过一种感官的体验来描述另一种感官的感受,为语言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甜美的声音”用味觉上的“甜美”来形容听觉上的声音,使抽象的声音变得具体可感;“响亮的颜色”则将听觉的“响亮”与视觉的“颜色”相联系,创造出新奇的表达。这种跨感官的语言运用方式,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其背后认知机制的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