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伤伤残法律知识培训课件.pptx
文件大小:7.9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8-16
总字数:约1.3千字
文档摘要

工伤伤残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01

工伤伤残概述

02

工伤认定流程

03

工伤保险待遇

05

工伤争议解决

06

案例分析与实操

04

工伤事故处理

工伤伤残概述

01

工伤定义及认定

工伤认定

依据三工情形

工伤定义

因工作负伤或患病

01

02

伤残等级划分

工伤伤残分1-10级

等级介绍

器官损伤与功能障碍

划分依据

法律法规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主要法规

2015年1月1日新标准实施

实施时间

工伤认定流程

02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逾期职工一年内可申请,经受理、审查、认定、送达。

申请时效与流程

需申请表、医疗证明等,用人单位或职工可申请。

申请材料与主体

认定机构及程序

认定机构

劳动保障部门

认定程序

申请受理调查认定

认定结果的申诉途径

对认定结果不服,可向原认定机构申请重新鉴定。

重新鉴定申请

01

申请复议无果,可向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诉讼

02

工伤保险待遇

03

医疗费用报销

包括手术、药品、住院等费用

全额报销范围

不符目录标准需自付,报销比例因地区而异

报销注意事项

伤残津贴与一次性补助

01

02

伤残津贴

按月支付保障生活

一次性补助

根据伤残等级发放

职业康复与再就业

工伤职工康复后,有权选择继续工作或离职,单位不得拒绝录用。

康复后就业权利

01

单位应提供合适岗位,加强培训,保障工伤职工再就业权益。

再就业权益保障

02

工伤事故处理

04

事故报告与调查

事故详情、伤害及治疗

报告基本内容

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事故原因分析

责任人划分及处罚

责任认定与处理

事故责任认定

01

单位无过错责任

职工因工受伤,单位通常担责,除非职工故意犯罪等情形。

02

第三人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原因致工伤,第三人担责,单位未缴保险费需先行支付。

事故预防与控制

定期开展工伤预防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工伤预防措施落实。

完善管理制度

工伤争议解决

05

劳动争议调解

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组织申请调解

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盖章后生效,具有约束力

调解组织申请

调解协议效力

劳动争议仲裁

协商调解不成,申请仲裁裁决。

仲裁流程

备好劳动合同、医疗证明,保障自身权益。

证据收集

仲裁裁决具法律效力,不服可起诉。

仲裁效力

劳动争议诉讼

起诉、立案、举证等

诉讼流程

包括受理费、申请费等

诉讼费用

诉讼时效

一般为两年,超时丧失胜诉权

案例分析与实操

06

典型案例分析

职工在工作时受伤,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应获赔偿。

工作时间受伤

员工患职业病,单位未做健康检查,需承担工伤责任。

职业病认定

法律文书撰写技巧

格式规范,逻辑清晰,便于理解

结构层次分明

用词严谨,避免模糊,符合法律规范

语言准确简洁

准确引用,不遗漏关键信息,增强文书权威性

引用法律条文

实操流程与注意事项

伤情稳定后鉴定,如实配合,对结论有异议可申请再鉴

鉴定注意事项

准备材料,及时申报,关注审核进度

申报实操流程

谢谢

汇报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