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尺规作角
教师备课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导入语:欣赏图中的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是怎样画出来的吗?用什么工具能画出来?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尺规作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建议:展示图片时由简单到复杂,观看图文简单介绍让学生产生学习尺规作图的自信心.
●悬念激趣导语:观察下图,你知道用直尺和圆规画正十七边形的故事吗?
德国哥廷根大学有个19岁的青年非常具有数学天赋,他每天例行做三道导师给他的数学题目.有一天他像之前一样拿到三道数学题目,前两道题他用了两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目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要求他用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他感到非常吃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令他头痛的题目.他绞尽脑汁却毫无进展,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似乎对这道题目没有一点帮助.不过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他一边思考一边尝试着各种超乎常理的推演.当窗口曙光渐渐照进屋内,青年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题目.见到导师时青年有点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三道题目,我竟然通宵做了一整晚,我辜负了您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场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的是你做的吗?”他要青年拿出圆规和直尺再做一次给他瞧瞧,当青年完成时,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把它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这个青年就是数学家高斯.
【教学与建议】教学:展示图片,通过讲故事引出数学家高斯作正十七边形的实例,从而引出课题.建议:老师说明尺规作图工具是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说明正十七边形就是将圆十七等分,激发学习热情.
·命题角度1尺规作线段
弄清楚已知线段与作图线段间的加减关系,再确定圆心和半径.
【例1】如图,已知线段a,b,用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2b.
解:作法:(1)用直尺画射线AM;
(2)以点A为端点,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线段AB=a;
(3)以点A为端点,用圆规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线段AC=CD=b,那么线段BD就等于a-2b.如图,线段D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命题角度2尺规作角
尺规作角的关键是搞清楚圆心和半径,即以哪点为圆心,以哪段距离为半径.
【例2】如图,已知两角∠α和∠β,求作∠AOB,使∠AOB=2(∠α-∠β).
解:作法:(1)作∠COD=α;
(2)以射线OD为一边,在∠COD的外部作∠BOD=α;
(3)以射线OC为一边,在∠COD的内部作∠COE=β;
(4)以射线OE为一边,在∠BOE的内部作∠EOA=β,
则∠AOB=2(∠α-∠β)就是所求作的角.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1.理解尺规作图,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利用尺规作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尺规作图的意义及作角的方法.
尺规作角的作法和语言表述.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1.线段有固定的长度,你能作出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
2.已知一个角,你能画出一个和已知角相等的角吗?
3.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你能画出一个和已知角相等的角吗?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
求作:线段AB,使AB=a
作法:(1)作一条__直线__l;
(2)在l上任取一点A,以点__A__为圆心,以线段__a__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__B__.
线段__AB__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探究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材P124例2上面部分
提出问题:
1.如何将∠AOB从图4-28(1)的位置移到图4-28(2)的位置?
2.用三角尺、量角器、圆规等工具试一试.
小组交流、展示
3.如果只用尺规,你能将图(1)移到图(2)吗?
4.直尺只能作射线,圆规可以画弧,怎样确定圆心和弧长.
【归纳】作角的关键是角两边张开的大小,以角的顶点处为__圆心__,用圆规量出此处张开的大小即__半径__就能完成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活动三:开放训练应用举例
【例1】如图,已知∠AOB.
求作:∠DEF,使∠DEF=∠AOB.
【方法指导】(1)以E为圆心,使ED=OP;(2)以D为圆心,使PQ=DF.
解:作法:(1)在∠AOB上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P,Q;
(2)作射线EG,并以点E为圆心,OP长为半径画弧交EG于点D;
(3)以点D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第(2)步中所画弧于点F;
(4)作射线EF,∠DEF即为所求作的角.
【例2】如图,已知:∠α和∠β(∠α>∠β),求作:∠AOB,使∠AOB=∠α-∠β.
【方法指导】本题同样是两次运用基本方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