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备课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一口深3.2m的井,一只青蛙从井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了0.8m又下滑了0.2m,第二次往上爬了0.45m又下滑了0.18m,第三次往上爬了1.35m又下滑了0.3m,第四次往上爬了0.95m又下滑了0.2m,第五次往上爬了0.85m.最后小青蛙爬出井了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学好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建议: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既用到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又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复习导入问题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
问题2:口算:
(1)1-6=__-5__;(2)(-1)-6=__-7__;
(3)(-1)-(-6)=__5__;(4)1+(-6)=__-5__;
(5)(-1)+(-6)=__-7__;(6)6-1=__5__;
(7)(-1)+6=__5__;(8)1-(-6)=__7__.
问题3:计算:(-15)+(+2)-(-5)-(+8).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旧课,问题质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建议:问题1,2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口答完成;问题3会引起学生质疑,教师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命题角度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1】把-6-(+7)+(-3)-(-9)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后的式子是(B)
A.-6-7+3-9B.-6-7-3+9
C.-6+7-3-9D.-6+7-3+9
【例2】下列各式可以写成a-b+c的是(B)
A.a-(+b)+(-c)B.a-(+b)-(-c)
C.a+(-b)+(-c)D.a+(-b)-(+c)
·命题角度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按照法则和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例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C)
A.(-5)-(+3)+(-8)-(-6)=-6
B.(-5)-(+3)+(-8)-(-6)=-8
C.(-5)-(+3)+(-8)-(-6)=-10
D.(-5)-(+3)+(-8)-(-6)=-12
【例4】计算:
(1)(+50)+(-36)-(+38)-(-44)=__20__;
(2)(+2.8)+(-3.6)+(-5)=__-5.8__;
(3)49+(-23)+(-18)-(-25)=__33__.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最好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再计算.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规定标志物向某队方向移动2m,该队即可获胜.比赛开始后,标志物先向乙队方向移动0.2m,又向甲队方向移动0.5m,相持一会儿,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4m,随后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1.3m,在大家的欢呼鼓励声中,标志物又向甲队移动了0.9m,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队获胜.就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去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km
+4.5km
下降3.2km
-3.2km
上升1.1km
+1.1km
下降1.4km
-1.4km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1)由题意可以列式为:4.5-3.2+1.1-1.4=__1.3__+1.1-1.4=__2.4__-1.4=__1__(km).
(2)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以把(1)中的算式统一为加法算式,即4.5+__(-3.2)__+1.1+__(-1.4)__=1.3+1.1+(-1.4)=2.4+(-1.4)=1(km).
讨论:在计算时,先将减法统一为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归纳】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1)用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2)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3)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运用__加法交换律__和__加法结合律__简化运算.其技巧: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结合;相加为整数的两数相结合;同分母分数相结合.
活动三:开放训练应用举例
【例1】(教材P40例5)
(1)eq\b\lc\(\rc\)(\a\vs4\al\co1(-\f(3,5)))+eq\f(1,5)-eq\f(4,5);
(2)(-5)-eq\b\lc\(\rc\)(\a\vs4\al\co1(-\f(1,2)))+7-eq\f(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