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收钴及钴合金原料》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回收钴及钴合金原料》编制组编写单位: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8月
2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GB/T25954-2010《钴及钴合金废料》是2010年12月23日发布、2011年9月1日实施的,之后一直沿用至今。2022年对该标准进行复审后,认为标准的适用范围不能够覆盖当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或新服务,该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5679.1、GB16487.2、GB16487.7、GB16487.8已被废止,需要更新修订,遂提交修订计划至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5年8月,国标委下达国家标准修订计划,计划号T-610,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项目周期为16个月。
1.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1.2.1贯彻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钴资源严重缺乏,钴资源对外依存度超90%,国内钴矿产量一直维持在低水平。而钴作为有色重金属领域重要的金属品种、也是战略金属,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我国制定了多项政策推动再生资源进口,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2021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提出强化再生资源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健全再生原料等标准规范完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提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2021年1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21〕212号),提出要扩展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推进优质再生资源进口。
2022年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9号),提出促进镍、钴、锂等战略性金属废碎料的高效再生利用,提升再生资源
3
高值化利用水平;积极引导符合产品标准的再生原料进口。
2022年1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2〕153号),提出完善再生有色金属原料标准,鼓励企业进口高品质再生资源;到2025年,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
2023年8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工信部联原〔2023〕130号),提出鼓励进口初级产品。完善再生原料标准体系,扩大优质再生原料进口范围和规模。
2024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提出到2030年,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欧盟新电池法》中,针对电池中特定材料的回收效率提出要求:2027年12月31日起,钴的回收效率达到90%,铜达到90%,铅达到90%,锂达到50%,镍达到90%;2031年12月31日起,钴达到95%,铜达到95%,铅达到95%,锂达到80%,镍达到95%。对再生材料的使用做出要求:从2031年8月18日起,电池中再生钴的最低含量要求为16%,从2036年8月18日起,再生钴的最低含量要求提高到26%。旨在推动电池行业的循环经济,减少对原生材料的依赖,同时降低电池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对钴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极高,国内对钴资源额需求也快速增长,回收再利用钴及钴合金废料的空间非常巨大,一些使用过的原料标准的分类需要修订并统一规范。因此,为了满足国家对于回收资源相关政策的要求,更改标准名称及内容,将《钴及钴合金废料》修订为《回收钴及钴合金原料》,准确界定可用作二次资源原料的钴及钴合金。标准修订后,将进一步强化回收钴及钴合金原料的技术指标,加强原料分类回收管理,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1.2.2开拓再生资源市场,缓解资源紧缺现状
钴是一种拥有高硬度、高熔点、耐腐蚀和较强的铁磁性和延展性金属。钴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硬质合金、高温合金、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是一种非常稀有但极其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
钴资源多以伴生的形式存在于多种矿床之中,钴资源储量中镍钴伴生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