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生校服管理制度(3篇).docx
文件大小:30.02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8-17
总字数:约6.42千字
文档摘要

学生校服管理制度(3篇)

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精选3篇)

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篇1

为了贯彻学校从严治校的方针,消除学生中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气,规范管理学生的思想行为,统一着装,特拟订以下校服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校徽

1、为提高学校形象,提高学生荣誉感,并便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全体学生必须佩戴校徽;

2、校徽一律佩戴于上衣左胸前,不得挂于腰际或以其外衣遮盖,违者以未佩戴校徽处理;

3、上学时间,学生在校内外应佩戴带校徽;

4、校徽如有遗失或损坏,应报告学校德育处并申请补发,每枚扣缴工本费_元;如为故意损坏,做警告处分一次。

第二部分:校服

1、校服的发放、使用与管理,均以本制度为准。

2、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学校的统一安排穿好整套校服,校服拿在手上,披在身上或长期放在教室应付检查的,视为未穿;为更好地落实规范化、人本化的办学理想,学生周一至周三必须着校服,周四、周五为便装日,可着其他服装。

3、年级组及各班班主任有指导与监督学生穿用校服的责任和权力。

4、校服发放后,学生要妥善保管,不得故意污损和丢弃校服。故意污损校服的,除给予处分外,必须及时清洗,洗不掉的,不得再穿,由学生重新在学校自行购买,认为校服不好或其他原因故意丢弃校服的,除自行购买补齐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

5、不得擅自改变校服样式,因年龄增长身体发育,需要修改校服大小的及时与德育处联系,由服装公司负责修改。

6、不得典卖、让渡、转借校服。

7、校服应保持整洁。如有污损,应自费清洗。

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篇2

一、目的

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和管理体制,建立良好的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及责任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范围

适用于全体学生、学校教职员工及家长。

三、制度制定程序

1.收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基本框架。

2.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学生、家长等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完善。

3.学校领导审批,公布并实施。

四、具体制度

1.学生行为规范

(1)学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校规校纪,不得从事任何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2)学生应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在教学、课余和日常生活中行为得体,尊重师长、热爱社会公德。

(3)学生应坚持自我约束,保持和谐的校园环境,不得在公共场合噪音大、影响他人。

(4)学生应遵守安全规定,不得从事危险的行为,不得在学校内或周围实行暴力行为。

2.学生考勤管理规定

(1)学生应准时到校晨检,不得自由离校。

(2)迟到登记:凡未及时到校,应在学生考勤考勤册上登记迟到原因。

(3)早退登记:在正式放学之前迟到而未事先请假自离校的,应在学生考勤册上登记。

3.学生日常表现考评规定

(1)学生日常表现包括:遵纪守法、学习表现、品德、道德及思想表现。

(2)学生日常表现考评由各班任课教师按照学校制定的考评细则进行,成绩计入学生课程总分。

4.学生奖励和惩罚规定

(1)学校将按照学生表现和成绩给予学生不同的奖励,如班级集体荣誉、个人表扬等。

(2)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五、责任追究

凡违反本规定的学生,将根据学校的相应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学校将会通知学生家长,加强教育引导。对故意危害学校安全的学生,学校将会报请公安机关处理。

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指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等单位(以下简称实习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

认识实习是指学生由职业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的活动。

跟岗实习是指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职业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

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