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保健品诈骗普法知识培训课件.pptx
文件大小:8.8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8-18
总字数:约1.49千字
文档摘要

保健品诈骗普法知识培训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保健品诈骗概述

02

保健品诈骗手法

03

防范保健品诈骗

04

保健品市场规范

05

案例分析

06

普法教育意义

保健品诈骗概述

01

诈骗定义及特点

诈骗特点

针对老人,手段多样

诈骗定义

以保健为名行骗

01

02

保健品诈骗现状

老年人成主要受骗对象,因信息弱势易受虚假宣传诱导。

老年群体受骗

保健品市场规模超6000亿,伴随诈骗案件频发。

市场规模庞大

受害者群体分析

老年人信息闭塞,防骗意识弱,易受骗。

老年群体为主

诈骗分子利用空巢老人孤独感,通过情感攻势实施诈骗。

空巢老人易受骗

保健品诈骗手法

02

虚假宣传手段

不法商家雇“专家”现身说法,制造抢购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

雇托迷惑

01

夸大保健品功能,宣称包治百病,误导消费者认为保健品可替代药品。

虚夸疗效

02

欺骗性营销策略

假借公益之名

利用公益活动名义,组织讲座诱导高价购买保健品。

冒充专家恐吓

假专家解读体检报告,渲染病情推销高价保健品。

非法获利模式

01

高价售卖套餐

以虚假宣传保健品功效,搭配高价套餐销售,骗取消费者钱财。

02

添加违禁成分

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药物,夸大效果,危害消费者健康以牟取暴利。

防范保健品诈骗

03

消费者自我保护

了解诈骗手段,提高警惕,不轻信推销。

增强防范意识

购买前核实保健品批准文号,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核实产品信息

法律法规解读

禁止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

保健食品不得宣称疗效,违规者将受罚。

食品安全法

监管部门职责

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保健品诈骗违法行为。

打击违法行为

01

执法人员深入经营场所,重点核查保健品标识标签、广告宣传等内容。

核查产品信息

02

保健品市场规范

04

行业自律机制

协会呼吁企业严守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坚持诚信经营。

协会倡议自律

01

企业完善质控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杜绝虚假宣传,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企业内部管理

02

合法经营要求

需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持续保持许可条件。

主体资格合法

索取供货者资质、合格证明及发票,确保保健食品来源合法。

索证索票制度

市场监管措施

开展保健食品行业经营秩序整治,严查违法行为。

专项整治行动

督促企业诚信经营,完善产品追溯体系。

压实主体责任

案例分析

05

典型案例介绍

01

免费送礼诈骗

以免费送礼为诱饵,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

02

健康讲座诈骗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夸大保健品效果,骗取老年人钱财。

案例教训总结

警惕小恩小惠,避免陷入保健品诈骗陷阱。

贪小失大

购买前核实保健品信息及推销员身份,避免上当受骗。

核实信息

法律后果分析

诈骗数额大者,将获刑并处罚金。

刑事处罚

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

行政处罚

诈骗者需退还财物,并赔偿损失。

民事赔偿

01

02

03

普法教育意义

06

提高公众法律意识

提升公众识别保健品诈骗手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防骗能力

普及法律知识,推动形成遵法守法社会氛围,减少诈骗事件。

促进法治社会

构建和谐消费环境

提升公众对保健品诈骗的法律认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法律意识

倡导企业诚信守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促进诚信经营

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普及保健品诈骗法律,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减少受骗风险。

增强法律意识

01

通过普法教育,打击保健品诈骗,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促进社会公正

02

谢谢

Thankyou

汇报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