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业务知识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残联资金管理
04.
残联服务项目
03.
残疾人权益保障
02.
残联组织架构
01.
残联信息化建设
05.
残联对外合作
06.
01
残联组织架构
残联的组织体系
01
地方残联组织包括省级、市级、县级残联,它们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残疾人事务。
02
专门协会如盲人协会、聋人协会等,代表特定残疾人群体的利益,参与残联工作。
03
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康复、教育、就业等服务,是残联体系中重要的支持单位。
地方残联组织
专门协会
残疾人服务机构
各级残联职能
国家残联负责制定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协调相关部门,推动政策落实。
国家残联职能
省级残联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残疾人事业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省级残联职能
市级残联在省级残联指导下,具体执行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工作,贴近基层需求。
市级残联职能
县级残联直接面对残疾人,提供具体服务,包括康复、教育、就业等支持。
县级残联职能
残联的领导机构
全国代表大会是残联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重要政策和选举领导成员。
01
全国代表大会
主席团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执行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残联日常工作。
02
主席团
执行理事会是残联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残联的政策和计划,管理日常事务。
03
执行理事会
02
残疾人权益保障
法律法规概述
《残疾人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明确了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残疾人权益保护法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要求公共场所和信息通信等领域提供无障碍服务,方便残疾人使用。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
《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规定禁止在就业等领域对残疾人进行歧视,保障其合法权益。
反歧视法律条款
权益保障措施
确保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提供特殊教育资源和辅助器具,支持随班就读。
教育机会平等
03
实施残疾人就业优先政策,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促进残疾人就业。
就业支持政策
02
推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的无障碍改造,确保残疾人出行便利。
无障碍环境建设
01
残疾人就业支持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提供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培训项目
01
02
为鼓励企业雇佣残疾人,政府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税收优惠政策
03
企业需改善工作场所的无障碍设施,确保残疾员工能够安全、便利地工作。
无障碍工作环境
03
残联服务项目
康复服务项目
提供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提高就业能力。
职业康复培训
01
为有需要的残疾人配发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改善其生活质量。
辅助器具配发
02
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应对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服务
03
教育培训服务
残联提供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如电脑操作、手工艺等,增强其就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残疾人建立自信,适应社会生活,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辅导与支持
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应其特殊需求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特殊教育课程
社会参与活动
残联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如“阳光家园”计划。
残疾人就业支持
推动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确保残疾人出行便利,例如地铁站的无障碍电梯。
无障碍环境建设
组织残疾人参与各类文化体育赛事,如残奥会、特奥会等,提升社会参与感。
文化体育活动
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残疾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残疾人保障法》的普及。
法律援助服务
04
残联资金管理
资金来源与分配
服务性收入
政府拨款
01
03
残联通过提供各类服务,如职业培训、康复服务等,获得一定的服务性收入,用于支持日常运营。
政府是残联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确保残疾人事业的正常运行。
02
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也是残联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个人和慈善机构的捐款。
社会捐赠
财务管理规范
残联组织需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流程,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预算编制与执行
残联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向理事会和相关管理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接受监督和评估。
财务报告制度
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体系,定期对财务活动进行审计,保障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合规性。
审计监督机制
01
02
03
资金使用监督
定期对残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资金合规、透明,防止滥用和挪用。
01
审计与检查
通过官方网站和公告栏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02
公开透明度提升
对发现的违规使用资金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追回资金、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追责。
03
违规行为的惩处
05
残联信息化建设
信息服务平台
提供残疾人就业信息,如岗位发布、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