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期间费用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个人,涉及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第三条期间费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法规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2.节约原则:合理控制费用支出,避免浪费;
3.效率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
4.透明原则:费用支出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二章费用分类及标准
第四条期间费用分为以下类别:
1.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运输费、展览费等;
2.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通讯费、差旅费、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等;
3.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第五条各类费用支出标准如下:
1.销售费用:
(1)广告费:根据市场推广计划及预算确定;
(2)业务招待费:按国家规定及公司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3)差旅费:根据出差事由、路程、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
(4)运输费:根据运输合同及市场行情合理确定;
(5)展览费:根据展览活动规模及预算合理确定。
2.管理费用:
(1)办公费:包括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按实际需要合理采购;
(2)水电费:根据实际消耗量及收费标准合理缴纳;
(3)通讯费: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公司规定标准合理报销;
(4)差旅费:参照销售费用中的差旅费标准执行;
(5)折旧费: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执行;
(6)无形资产摊销:按照无形资产摊销政策执行。
3.财务费用:
(1)利息支出:按照银行贷款利率及合同约定执行;
(2)汇兑损失:按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及实际汇率执行;
(3)金融机构手续费:按照实际发生金额及收费标准执行。
第三章费用报销及审批流程
第六条费用报销应遵循以下流程:
1.报销人填写费用报销单,详细列明费用事由、金额、日期等信息;
2.部门负责人审核费用报销单,确认费用支出合规性;
3.财务部门对费用报销单进行审核,确保费用支出符合公司制度及标准;
4.费用报销单经公司领导审批后,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
第七条费用报销审批权限如下:
1.销售费用:1000元以下由部门负责人审批,1000元以上由公司领导审批;
2.管理费用:500元以下由部门负责人审批,500元以上由公司领导审批;
3.财务费用:500元以下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500元以上由公司领导审批。
第四章费用控制与监督
第八条各部门应加强费用控制,合理规划预算,确保费用支出在预算范围内。
第九条财务部门应定期对费用支出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条公司设立审计部门,对期间费用管理进行监督,确保费用支出合规、合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三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领导研究决定。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负责归档管理。
第2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期间费用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合法性、合理性、节约性和效益性的原则。
第二章费用分类及标准
第四条期间费用分为以下几类:
1.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样品费、运输费等。
2.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等。
3.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手续费等。
第五条各类费用标准如下:
1.销售费用:
(1)广告费:根据市场推广计划,合理预算,按实际发生额报销。
(2)业务招待费:按年度预算,严格控制,不得超过预算总额的10%。
(3)差旅费:根据出差目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合理预算,按实际发生额报销。
(4)样品费:根据样品数量、质量等因素,合理预算,按实际发生额报销。
(5)运输费:根据运输距离、货物重量等因素,合理预算,按实际发生额报销。
2.管理费用:
(1)办公费:包括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按实际消耗量报销。
(2)折旧费: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执行。
(3)修理费:根据设备维修需要,合理预算,按实际发生额报销。
(4)水电费:按实际使用量,合理分摊至各部门。
(5)保险费: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按期缴纳。
(6)劳动保护费:根据员工岗位和工作性质,合理预算,按实际发生额报销。
3.财务费用:
(1)利息支出:按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