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庄子》中的概念隐喻:认知视角下的哲学语言映射.docx
文件大小:46.71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8-20
总字数:约2.91万字
文档摘要
《庄子》中的概念隐喻:认知视角下的哲学语言映射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成书于战国时期,由庄子及其后学共同创作完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涵盖了哲学、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哲学层面来看,《庄子》构建了独特的道家哲学体系,提出了“道”“逍遥”“齐物”等核心概念,深刻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个体内心世界的关系,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思考范式。在文学领域,《庄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