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记录-后路胸12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患者基本信息
2.病史摘要
3.体格检查
4.影像学检查
5.诊断
6.手术指征
7.术前准备
8.手术过程
9.术后处理
10.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01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患者姓名:张三,男,45岁,汉族,已婚,居住于本市XX区。性别年龄性别:男,年龄:45岁,身高:175cm,体重:80kg。
性别性别分类男性占人口总数的50.2%,女性占49.8%,性别比约为1.01:1,显示出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相对平衡。出生性别比近年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112.57下降至2020年的111.3,但仍高于国际正常范围。城乡性别比城市男性人口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07:1,而农村男性人口多于女性的比例更高,达到1.15:1,城乡差异明显。
年龄年龄分布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2.6%。年龄增长过去十年,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增长了2.6岁,预计到2035年,平均年龄将达到39.5岁。年龄段占比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63.6%,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比2010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
入院日期入院时间患者于2023年4月10日入院,当时体温37.5℃,血压130/80mmHg,心率85次/分钟。入院原因患者入院原因为突发性腰部疼痛,伴放射痛至下肢,持续约3小时,影响日常生活。入院诊断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进行手术治疗。
02病史摘要
主诉症状描述患者主诉:左侧腰部疼痛,放射至左下肢,疼痛程度为VAS评分7分,已持续5天,影响夜间睡眠。病情发展疼痛在站立和活动时加剧,休息后略有缓解,疼痛发作时伴肌肉痉挛,疼痛发作频率约为每小时2-3次。就诊目的患者就诊目的是寻求疼痛缓解和明确病因,希望通过专业治疗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现病史疼痛起始患者于5天前开始出现左侧腰部疼痛,逐渐加剧,疼痛性质为刺痛,疼痛区域局限于腰部和左下肢。活动影响疼痛在站立、行走及弯腰时明显加重,卧床休息后疼痛有所减轻,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伴随症状疼痛伴随肌肉痉挛,活动时伴有麻木感,疼痛发作时患者有明显的痛苦表情,疼痛程度评分为7分(VAS评分)。
既往史既往疾病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也无心脏病、肺病等严重疾病史。手术经历患者否认既往手术史,无创伤性手术或重大手术经历,无输血史。药物过敏患者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曾因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和瘙痒。
个人史职业情况患者从事办公室工作,每天工作时间约8小时,长期保持坐姿,无体力劳动和重物搬运经历。生活习惯患者日常生活规律,饮食均衡,不吸烟,偶尔饮酒,每周进行3次以上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居住环境患者居住在市区,居住环境舒适,室内通风良好,无特殊环境污染因素。
03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患者体温36.5℃,脉搏85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30/80mmHg,生命体征平稳。发育营养患者发育良好,营养状况中等,身高175cm,体重80kg,体型适中,肌肉丰满。精神心理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合作意识强,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神经系统神经反射患者神经反射存在,膝腱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均正常,踝反射稍减弱,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根受压。感觉功能皮肤感觉检查发现,患者左侧下肢小腿后侧和足底感觉减退,痛觉和触觉均降低,提示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患者左侧下肢肌力4级,右侧下肢肌力5级,左侧踝关节背屈肌力较右侧弱,存在轻度肌肉萎缩。
脊柱检查活动度患者脊柱活动度正常,各椎段活动范围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无明显的活动受限。压痛与叩击痛在腰部检查时,L4-L5椎间隙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腰椎间盘突出。肌肉紧张患者腰部肌肉紧张,尤其是左侧腰大肌和臀大肌,肌肉硬度增加,可能为保护性肌肉痉挛。
其他相关检查血常规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无感染和贫血迹象。尿常规尿常规检查正常,尿蛋白和尿糖均阴性,肾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排除泌尿系统疾病。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无明显的代谢和内分泌异常。
04影像学检查
X光片椎体形态X光片显示椎体形态正常,无畸形或破坏,椎间隙宽度均匀。椎间间隙L4-L5椎间隙变窄,提示可能存在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约8mm,较正常减少约1mm。椎弓根椎弓根连续完整,无断裂或破坏,椎管形态规则,硬膜囊无狭窄或受压征象。
CT扫描椎间盘情况CT扫描显示L4-L5椎间盘向后突出,突出物约5mm,压迫硬膜囊,导致硬膜囊狭窄。椎管形态椎管形态规则,硬膜囊受压变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