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26.9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8-21
总字数:约4千字
文档摘要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文学性: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核心概念,指文学区别于其他非文学文本的本质特征。其本质在于“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即通过语言形式的反常化处理(如偏离日常语法、制造语义张力等),打破读者对世界的自动化感知,迫使读者以新的视角关注语言本身,从而延长审美体验的时间。例如,诗歌中“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凝练与跳跃,通过突破日常语言的逻辑链条,强化了画面的审美性。

2.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由法国理论家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对话理论”基础上提出,指任何文本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