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前运算阶段返回两个小阶段:象征思维阶段(2~4岁)直觉思维阶段(4~7岁)第3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1、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2、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3、延迟模仿4、语言符号灵活运用。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明显相似之处符号:与被表达物之间无客观上的相似,但主观上有紧密联系,如语言第3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运算阶段主要智慧特点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论现象学因果性自我中心言语第3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自我中心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CDBA第3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第3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第3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往往只注重结果、状态,而不关注变化的过程。第3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第3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象学因果关系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第3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我中心言语返回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第3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II具体运算阶段1、获得了守恒性2、群集结构的形成第4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皮亚杰的事实是发展心理学最可靠的事实。认识、思维、智慧、认知第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研究轨迹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他对生物学、哲学和逻辑学有兴趣。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发现在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接起来的纽带——心理学。第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哲学思想主要受康德主义的影响“图式”概念源于康德的“先天图式”。但皮亚杰不是先天论者,而是持构成论观点。2、结构主义对皮亚杰影响很深结构: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3、“同化”、“顺应”概念来自于生物学4、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如“自我中心倾向”5、用符号逻辑(数理逻辑)来描述儿童的智慧活动第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研究轨迹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心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第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研究轨迹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第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研究轨迹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制论学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第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第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