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外科学总论考试题库附答案.pptx
文件大小:730.42 K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8-22
总字数:约5.24千字
文档摘要

外科学总论考试题库附答案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外科学基础

2.外科病人营养支持

3.围手术期处理

4.外科休克

5.外科感染

6.损伤

7.烧伤

8.肿瘤

01外科学基础

无菌术与消毒无菌原则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包括无污染环境、无菌物品处理、操作者手卫生、使用无菌器械等。例如,手术室空气洁净度需达到万级,手术器械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消毒方法消毒是杀灭或消除物体上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如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等,化学消毒如使用消毒液浸泡、擦拭等,消毒效果通常可达到99%以上。灭菌标准灭菌是指杀灭或消除所有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气体灭菌、微波灭菌等。例如,高压蒸汽灭菌法在121摄氏度、压力0.13MPa下维持30分钟,可有效灭活芽孢,达到无菌要求。

手术基本操作切口缝合手术切口缝合是手术基本操作的关键环节,要求准确对合组织,避免死腔和血肿。常用缝合线有丝线、肠线等,缝合时需注意张力适中,避免过度紧张或松弛。例如,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线一般需保留5-7天。组织解剖手术中准确掌握组织解剖结构至关重要,包括血管、神经、肌层等。了解局部解剖知识有助于避免术中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例如,甲状腺手术中必须准确识别甲状腺上、下动脉和喉返神经。器械使用手术器械的使用技巧直接关系到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掌握正确的握持、操作方法,如剪刀的“V”字形握持,镊子的夹持技巧等,有助于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度。例如,手术刀的锋利程度直接影响切割效果。

麻醉的基本知识麻醉分类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区域麻醉等。全身麻醉包括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适用于全身手术;局部麻醉和区域麻醉则适用于局部手术。例如,吸入麻醉常用的药物有氟烷、异氟烷等,其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麻醉风险麻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呼吸抑制、循环抑制、过敏反应等。麻醉医生需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确保手术安全。例如,术前需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预防麻醉过敏反应的发生。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是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方法包括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等。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术后恢复。例如,硬膜外镇痛通过导管注入镇痛药物,其作用时间可长达24小时。

02外科病人营养支持

营养评估营养状况评估营养状况评估是营养支持的第一步,通过体重、身高、BMI指数等指标评估。例如,BMI正常范围在18.5-23.9之间,低于18.5提示营养不良。实验室指标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电解质等,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例如,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提示重度营养不良,血红蛋白低于100g/L可能存在贫血。临床综合评估临床综合评估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例如,长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需进行全面评估和干预。

营养支持的方法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通过消化道提供营养的方法,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或部分受损的患者。例如,鼻饲管喂养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而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适用于长期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例如,中心静脉置管用于长期肠外营养,而外周静脉置管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营养制剂选择营养制剂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高蛋白营养制剂适用于蛋白质需求量增加的患者,而低脂营养制剂适用于脂肪吸收不良的患者。

营养支持的并发症感染并发症营养支持过程中,导管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例如,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5%,需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代谢并发症营养支持可能导致代谢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等。例如,高血糖的发生率可达10-20%,需严密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营养方案。肝肾功能损害长期营养支持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例如,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约为5-10%,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03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准备病史询问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例如,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需提前进行药物过敏测试。体格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等。例如,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心率在60-100次/分钟范围内。辅助检查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例如,术前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以备术中可能出现的输血需求。

术中管理麻醉管理术中麻醉管理至关重要,需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例如,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心率在60-100次/分钟,呼吸平稳。体液平衡术中需严密监测体液平衡,防止脱水或水中毒。例如,根据手术失血量和尿量调整输液量,维持电解质平衡。体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