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两种机能、两种工具1、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2、物质生产工具精神生产工具第2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内化内化(internalization)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思维和语言是密切关联的。语言发展对于复杂的观念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儿童的语言技能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第3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实际发展水平:儿童现有的心理机能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间的距离。第4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支架教学教学支架是指儿童试图解决超出它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支架式教学:一种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第5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一)埃里克森简介(二)理论的提出(三)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第6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理论的提出埃里克森建立了代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个性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从情绪、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研究个性。因此,埃里克森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7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危机年龄范围特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婴儿期
(出生-1岁)通过持续不断的爱与关怀,形成对环境的信任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幼儿期
(1-3岁)在父母支持下,不断体验成功,形成自主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早期
(3-6岁)由交流和挑战所导致的探究和探索态度勤奋感对自卑感儿童晚期
(6-12岁)通过成功和取得各类成就,体验对任务熟练掌握的胜任感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青少年期
(12-18岁)在学校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形成人格、社会、性别和职业等方面的自我同一感。亲密感对孤独感青年期通过与他人交往,对他人开放并形成亲密联系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期通过职业成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社会做出大量且富创造意义的贡献,关心下一代的发展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老年期通过理解个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位置,接受并理解自己的生活第8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婴儿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爱与关怀,形成对环境的信任。信任感: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肯定和依赖第二阶段的幼儿期,主要任务是在父母的支持下,不断体验成功,形成自主。自主感:在遵守社会秩序和法规下,自己安排生活和处理事物。羞耻感与怀疑感:由于父母的过于管教,怀疑或否定自身。第9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第三阶段的儿童早期,主要任务是通过交流与挑战发展主动性。主动感:开始新活动和探究新事物的意愿;内疚感:违背社会要求与父母意愿的一种体验。第四阶段的儿童晚期,主要任务是通过成功和取得各类成就以形成勤奋感。勤奋感:从事一项工作的迫切愿望;自卑感:对自己能力低估或否定的一种体验。第10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