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秋华师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3章 课题4 反证法.docx
文件大小:854.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8-22
总字数:约1.39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反证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反证法的定义;

2.理解并掌握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3.会利用反证法证明简单命题.

【学习重点】

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掌握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

【学习难点】

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回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吗?

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我们可以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以得到∠B=∠C,但已知条件是∠B≠∠C,所以这与已知条件相矛盾,因此AB≠AC.

知识模块一探究反证法的定义以及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

阅读教材P127~P128,完成下面的内容:

问题:在△ABC中,AB=c,BC=a,AC=b,如果∠C≠90°,请问结论a2+b2≠c2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探究:假设a2+b2=c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这与已知条件∠C≠90°矛盾.假设不成立,从而说明原结论a2+b2≠c2成立W.

归纳: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1)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2)然后通过演绎推理,推出与基本事实、已证的定理、定义或已知条件等相矛盾;(3)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进而得出原结论正确.

知识模块二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定理

范例:在△ABC中,AB≠AC,求证:∠B≠∠C.

证明:假设∠B=∠C,

则AB=AC.

这与已知AB≠AC矛盾,

假设不成立.

∴∠B≠∠C.

变例:用反证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

证明:假设等腰三角形两底角不是锐角,则有两种情况:

①当两底角都是直角时,

此时三个内角的和大于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

∴两底角都是直角不成立;

②当两底角都是钝角时,

此时三个内角的和大于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

∴两底角都是钝角不成立.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都是锐角.

归纳:(1)根据假设推出结论除了可以与已知条件矛盾以外,还可以与我们学过的定理、公理矛盾;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注意的事项:①周密考查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事项,防止否定不当或有所遗漏;②推理过程必须完整,否则不能说明命题的真伪性;③在推理过程中,要充分使用已知条件,否则推不出矛盾,或者不能断定推出的结果是错误的.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探究反证法的定义以及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

知识模块二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定理

见学生用书.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