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第3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2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原核类:真核类非细胞类:细菌、支原体、放线菌、蓝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真菌:原生生物:藻类、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微生物基础知识第3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1)按物理性质划分:①液体培养基③半固体培养基②固体培养基注:(固体、半固体培养基需添加凝固剂,如琼脂;两者的差别是添加量的多、少;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微生物保存、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第4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第5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按化学成分划分:①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合物配制)(微生物的分类、鉴定)②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工业生产)(3)按用途划分:①选择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微生物的生长。(分离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②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微生物的鉴定)第6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抗青霉素基因基因工程,对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筛选选择培养基第7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分离固氮菌第8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伊红-美蓝AABBCCDD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菌落呈现黑色注:病毒专性活细胞寄生,目前不能利用人工培养基来培养,需接种在动植物组织中才能增值。常用于培养动物病毒的是活鸡胚。鉴别培养基第9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培养基的成分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1)碳源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需要量最大。①概念:②来源:无机碳源:CO2、NaHCO3等(自养型微生物)有机碳源:糖类(异养型微生物)、脂肪酸、花生粉饼、石油等③作用: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思考:大肠杆菌,硝化细菌,蓝藻,乳酸菌分别选用哪种碳源?糖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糖类第10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氮源①概念: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②来源:无机氮源:N2、NH3、NH4+、NO3-等。(固氮微生物,硝化细菌)有机氮源: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氨基酸等(异养型微生物)③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注:“含C、N”的有机物常是异养微生物的氮源,也是碳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单一方面的作用。思考:培养根瘤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时分别需要哪一类氮源?N2,铵盐或硝酸盐,NH3第1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水(4)无机盐(5)培养基内所需的其他条件①概念: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注: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有些需要添加,原因是它们自身缺乏合成这些物质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如:培养乳酸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②来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③作用:酶、核酸的组成成分。Ⅰ、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第12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Ⅱ、pH值如:培养霉菌需酸性、培养细菌需中性或微碱性。Ⅲ、氧气的含量如: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2)营养协调(注意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3)pH适宜(4)温度适宜第13页,共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