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全国大学生化妆品配技术技能大赛理论知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试题:不常在化妆品配方中做乳化剂的是()。
选项A.吐温
选项B.硬脂酸钠
选项C.span
选项D.季铵盐类
参考答案:【D】
答案说明:季铵盐类一般不常在化妆品配方中做乳化剂,它在化妆品中常见的用途多与调理、抗菌等相关,而非乳化。硬脂酸钠是常见的阴离子乳化剂;span是常用的非离子乳化剂;吐温也是常用的非离子乳化剂。
2.试题:十八酸俗称()。
选项A.棕榈酸
选项B.硬脂酸
选项C.月桂酸
选项D.肉豆蔻酸
参考答案:【B】
答案说明:十八酸即十八烷酸,俗称硬脂酸。月桂酸是十二烷酸,肉豆蔻酸是十四烷酸,棕榈酸是十六烷酸。
3.试题:水杨酸是常见的()产品。
选项A.祛斑
选项B.抗皱
选项C.抗敏
选项D.祛痘
参考答案:【D】
答案说明:水杨酸具有亲脂性,能够深入毛孔,溶解毛孔内的油脂,减少毛孔堵塞,从而达到祛痘的效果,是常见的祛痘产品成分。它可以疏通毛孔,防止痘痘的产生,对于已经形成的痘痘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祛斑、抗敏、抗皱通常不是水杨酸的主要功效。
4.试题:按皮质层的含水量、皮脂腺分泌状况及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可将皮肤分为几种类型()
选项A.3
选项B.4
选项C.6
选项D.5
参考答案:【D】
5.试题:在应用研究中,()通常称作“诱发皮肤红斑的光谱”
选项A.UVB
选项B.UVC
选项C.UVA
选项D.Vis
参考答案:【A】
答案说明:在应用研究中,通常将能诱发皮肤红斑的光谱称作UVB,即中波紫外线。UVA是长波紫外线,UVC是短波紫外线,Vis是可见光,这几种光谱中,UVB对皮肤红斑的诱发作用最为明显。UVB的能量相对较高,能够穿透皮肤的表皮层,引起皮肤细胞的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皮肤红斑的出现。而UVA、UVC和Vis虽然也可能对皮肤有其他影响,但通常不将它们称作“诱发皮肤红斑的光谱”。
6.试题:粉类化妆品中,对()和汗液具有良好吸收性的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镁、胶态高岭土、淀粉、硅藻土等。
选项A.油脂
选项B.水
选项C.表皮
选项D.清洗液
参考答案:【A】
7.试题:()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选项A.KMnO4
选项B.HCI
选项C.K2Cr2O7
选项D.AgNO3
参考答案:【C】
答案说明:重铬酸钾(\(K_2Cr_2O_7\))性质稳定,纯度高,可直接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后配制标准溶液。而\(KMnO_4\)常含有少量杂质,且易被还原;\(HCl\)易挥发;\(AgNO_3\)见光易分解,它们都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需要进行标定等操作。
8.试题:将称量瓶置于烘箱中干燥时,应将瓶盖()。
选项A.取下
选项B.横放在瓶口
选项C.任意放置
选项D.盖紧
参考答案:【B】
9.试题:下列()对皮肤汗液具有很好的吸收性。
选项A.滑石粉
选项B.钛白粉
选项C.碳酸钙
选项D.硬脂酸锌
参考答案:【C】
10.试题:下列哪种成分能增强皮肤对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反应性()。
选项A.伊红
选项B.硫氯粉
选项C.对氨基甲苯甲酸衍生物
选项D.香豆精类化合物
参考答案:【D】
答案说明:香豆精类化合物能增强皮肤对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反应性。伊红主要用于染色等;对氨基甲苯甲酸衍生物多是防晒相关成分,起防护紫外线作用而非增强反应性;硫氯粉一般不具有此特性。香豆精类化合物可参与皮肤光生物学过程,影响皮肤对光的反应,使其对紫外线和可见光反应性增强。
11.试题:()是润湿的最高标准。
选项A.浸湿
选项B.完全润湿
选项C.沾湿
选项D.铺展
参考答案:【D】
答案说明:铺展是润湿的最高标准,铺展意味着液体在固体表面自动展开形成均匀的薄膜,相比沾湿、浸湿等程度更深,完全润湿是铺展的一种理想状态,从概念程度上看铺展是润湿最高标准。
12.试题:下列哪些词语是发用化妆品中可以宣称的词语()。
选项A.抗敏
选项B.祛屑
选项C.止脱
选项D.抑菌
参考答案:【B】
13.试题:下列具有美白功能的物质中,()不能用于化妆品。
选项A.曲酸
选项B.果酸
选项C.氨基氯化汞
选项D.氢醌
参考答案:【C】
答案说明:氨基氯化汞是汞的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不能用于化妆品。曲酸、果酸、氢醌在化妆品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但使用时也有相应规范和限制。
14.试题:咪唑烷基脲在护手霜的作用是()。
选项A.保湿剂
选项B.螯合剂
选项C.防腐剂
选项D.增稠剂
参考答案:【C】
答案说明:咪唑烷基脲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在护手霜中主要起到防止微生物生长、延长产品保质期的作用。保湿剂一般是如甘油等物质;增稠剂常见的有羧甲基纤维素等;螯合剂例如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