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解读汇报人:xxx
引言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位置的确认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鼻空肠营养管相关并发症的处理鼻空肠营养管的拔除共识的临床应用意义结论目录CATALOGUE
01引言
营养支持关键一环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鼻空肠营养管作为一种常用的营养支持途径,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鼻空肠营养管能够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然而,鼻空肠营养管的管理涉及多个环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营养管的作用
营养管管理涉及多个环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2024)》的发布,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规范指导。营养管管理需规范共识的发布,对于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的管理和指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共识发布意义重大鼻空肠营养管重要
VS《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2024)》指出,管理不当将导致患者营养摄取不足或引发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强调规范操作与管理流程的重要性。并发症预防与控制为确保营养管有效且安全地应用于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其管理问题。通过加强培训、完善流程、强化监督等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为患者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营养管管理不当危害管理不当致并发症
02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
适应证与禁忌证鼻空肠营养管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包括吞咽障碍、意识不清及胃肠道功能部分丧失等,无法经口进食者,确保营养供给,助力患者康复。适应证存在食管气管瘘、上消化道大出血、肠梗阻等情况时,应禁忌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以防营养液误入气管,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禁忌证
置入方法盲插法盲插法简便常用,润滑营养管后,患者半卧或平卧,头后仰,营养管经鼻轻插至咽部,患者吞咽时顺势送入食管,全程轻柔以避免损伤。内镜引导内镜直视下精准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提升成功率和安全。先胃镜定位胃内,经活检孔插导丝至空肠,再沿导丝置入营养管,适用于复杂病例。X线引导X线透视下操作,能清晰观察营养管位置与走行。注入造影剂后,X线下确认是否达空肠,方法准确性高,但患者会接受一定的辐射,有应用限制。
03鼻空肠营养管位置的确认
X线确认法X线确认法被视为鼻空肠营养管位置确认的“金标准”,通过拍摄胸部或腹部X线片,能够清晰显示营养管的位置,判断其是否准确到达空肠。抽吸消化液pH值测定法通过抽吸营养管内的消化液并测定其pH值,可初步判断营养管的位置,但可能受抑酸药物、胃肠道出血等因素影响,准确性有限。超声确认法超声确认法无创便捷,通过超声探头在腹部扫查观察营养管位置,对判断营养管是否在胃肠道内有一定价值,但准确判断营养管是否到达空肠。确认方法
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后,应立即进行位置确认,确保营养管位置正确后再开始营养液输注,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即时确认保安全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如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异常情况,或进行了可能影响营养管位置的操作(如翻身、搬动等),应及时再次确认营养管的位置。异常复查稳病情0102确认时机
04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
防止营养管移位、脱出的关键。可采用专用的鼻胃管固定装置或胶布将营养管固定于鼻翼和面颊部。妥善固定营养管在固定时,要注意避免营养管受压、打折,保持营养管的通畅。避免随意牵拉营养管,防止营养管脱出。避免受压打折固定护理
保持通畅护理定期冲洗营养管为保持鼻空肠营养管的通畅,应定期用温水冲洗营养管。一般每4-6小时冲洗一次,每次冲洗量为20-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在输注营养液前后,也应用温水冲洗营养管,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营养管。堵塞时,可采用温水脉冲式冲管。专用疏通剂疏通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营养管。如果发现营养管堵塞,可采用温水脉冲式冲管或使用专用的疏通剂进行疏通。
皮肤护理长期留置的危害长期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可能刺激鼻腔和面颊部皮肤,引起皮肤发红、破损等情况。应每天观察鼻腔和面颊部皮肤的情况。0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为减少摩擦和刺激,可在皮肤与营养管接触处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如果出现皮肤破损,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感染。02
营养液输注护理营养液的选择据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意营养液的质量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营养液。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在输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一般输注速度为40-120ml/h,温度为37-40℃,避免因输注速度过快或温度过低引起胃肠道不适。输注方式营养液的输注方式主要有持续输注和间歇输注两种。持续输注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差、耐受性低的患者。间歇输注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的患者。
05鼻空肠营养管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堵管堵管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