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18.77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8-23
总字数:约3.69千字
文档摘要

1

《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提出并归档,经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25年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名称为《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要求》。

(二)项目背景

直流伺服电动机作为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核心驱动部件,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整套设备的运行精度与稳定性。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推进,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传统机床到高端医疗器械、从航空航天设备到智能仓储系统,对其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日益严苛。

当前,行业内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技术路线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企业在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性能参数设定等方面缺乏统一规范,导致产品兼容性差,增加了下游设备集成的难度;部分企业为追求成本优势,简化工艺环节,使得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影响了行业整体口碑;同时,随着应用环境的复杂化,电动机在极端温度、湿度及振动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愈发突出,而现有标准对新型应用场景的覆盖不足。此外,环保要求的提升也对电机的材料环保性、能耗指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制定一套兼顾通用性与前瞻性的技术要求,成为规范市场秩序、推动直流伺

2

服电动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目的意义

1.目的

(1)统一技术规范

明确直流伺服电动机在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的通用要求,涵盖材料性能、结构参数、性能指标等核心内容,消除企业间的技术壁垒,确保产品在兼容性、互换性等方面达到基本标准,为产业链协同提供技术依据。

(2)提升安全与可靠性

通过规范电动机的防护功能、环境适应能力及运行稳定性要求,降低因电机故障引发的设备停机、精度偏差甚至安全事故风险,保障其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运行,满足各应用领域对设备安全性的严苛要求。

(3)推动产业升级

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技术导向,引导企业在材料创新、工艺优化、性能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促进直流伺服电动机向高效化、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速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2.意义

(1)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标准化的技术要求可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材料与节能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电机产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保障下游应用领域稳定运行

3

明确的性能与可靠性要求,可确保直流伺服电动机在工业自动化、精密仪器等关键领域的稳定表现,减少因电机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提升下游产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3)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统一的技术标准可缩小国内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出口贸易扫清技术障碍,增强我国在全球电机产业中的话语权与竞争力。

(四)起草单位及起草人名单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五)主要起草过程

1.文本调研

2025年1月启动了文本的调研工作,并与2025年2月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2.标准立项

2025年6月向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

3.形成标准草案

2025年7月4日,起草组对资料收集情况进行汇总处理,确定了标准框架和主要内容。2025年7月28日,《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要求》形成标准初稿。

4.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5年7月28日~2025年8月11日,起草组根据反馈的

4

意见和建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一)编制原则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以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的规定起草。

(二)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三)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行业发展需求迫切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市场对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当前行业内技术标准分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已无法满足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需求。制定统一的通用技术要求,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安全与性能要求严格

直流伺服电动机作为精密驱动部件,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套设备的安全与精度。在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高端领域,对电机的环境适应性、抗干扰能力等要求尤为严苛。通过标准化明确关键性能指标与安全阈值,可有效降低风险,保障设备可靠运行。

3.技术创新需要引导

直流伺服电动机技术正朝着高响应速度、低能耗、智能化方

5

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