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感统专业知识培训.pptx
文件大小:11.57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8-23
总字数:约1.45千字
文档摘要

感统专业知识培训

汇报人:XX

目录

感统知识概述

01

02

03

04

感统评估与诊断

感统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课程设计

05

感统训练效果跟踪

06

感统培训师资培养

感统知识概述

第一章

感统定义及重要性

重要性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感统定义

感官信息整合

01

02

感统失调的表现

动作笨拙,缺乏自信

本体感觉失调

平衡差,好动难专注

前庭感觉失调

视听能力弱,读写困难

视听系统失调

感统训练的目的

通过训练增强儿童对感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应能力。

提升感官能力

帮助儿童改善动作协调性,提升运动技能。

促进身体协调

感统训练方法

第二章

基础感统训练技巧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物品,增强孩子触觉敏感度。

触觉训练

利用平衡木、秋千等,锻炼孩子前庭平衡功能。

前庭训练

通过跳绳、拍球等活动,提升孩子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

本体觉训练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训练

幼儿期训练

通过游戏促进感官协调,如爬行、抓握等,增强身体感知能力。

学龄前训练

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平衡、协调训练,提升精细动作和注意力。

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

双方定期沟通孩子训练进展,及时调整训练方法。

信息共享反馈

家长与学校共同制定感统训练计划,形成训练合力。

家校联合训练

感统评估与诊断

第三章

评估工具介绍

SIPT等提供明确分数

SI-CO等灵活实用

标准化工具

非标准化工具

诊断流程与标准

01

02

评估核心内容

临床观察量表评估

生理专项测试

排除生理问题,评估感官功能

评估结果的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定制个性化感统训练计划,提升孩子能力。

制定训练方案

早期发现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避免问题加重。

及时干预治疗

感统训练课程设计

第四章

课程目标设定

设定提升儿童感觉统合基础能力的目标,如平衡、协调、专注力等。

基础能力提升

根据儿童个体差异,设定个性化课程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个性化发展

课程内容规划

介绍感统基础理论,包括感觉系统构成与功能。

基础理论学习

设计互动实操环节,提升学员感统训练实操能力。

实操技能训练

教学方法与材料

01

示范协助鼓励

提供示范,适当协助,鼓励孩子。

02

多元训练器材

使用球池、大龙球等器材进行多元训练。

感统训练效果跟踪

第五章

效果评估方法

观察孩子对感官刺激的反应及动作行为姿态。

日常行为观察

01

通过专业量表和训练项目,量化评估孩子感统能力改善情况。

量化考核标准

02

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长期跟踪效果

通过长期跟踪,避免假性康复,确保感统能力稳定提升。

02

短期训练局限

短期训练仅表面适应,长期训练才能重建神经通路,实现深层提升。

持续改进策略

定期评估训练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定期评估调整

01

邀请家长参与反馈,结合家长意见优化训练计划,增强家校合作效果。

家长反馈参与

02

感统培训师资培养

第六章

师资培训课程内容

01

02

感统理论基础

掌握感统概念、原理及应用方法

训练方法与技巧

包括前庭、触觉、本体觉等训练方法

03

教学设计与组织

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教学实践与指导

通过模拟感统训练场景,提升师资的实战经验和应变能力。

实地教学演练

针对每位学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强化其专业技能。

个性化指导方案

资格认证与持续教育

定期参加复训与研讨会,更新感统训练知识与技能。

持续教育培训

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取感统训练师专业证书。

获取专业证书

谢谢

汇报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