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子陶瓷薄片流延成型工艺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22.0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8-23
总字数:约4.7千字
文档摘要

《电子陶瓷薄片流延成型工艺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提出并归档,经中国技术市场协

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25年团体标准制修订计

划,标准名称为《电子陶瓷薄片流延成型工艺规范》。

(二)项目背景

电子陶瓷薄片作为电子元器件的核心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

通信、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其性能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可靠

性与稳定性。流延成型工艺因能制备厚度均匀、性能优异的陶瓷

薄片,成为行业主流技术手段,具有效率高、成本可控等优势。

然而,当前行业内流延成型工艺在原材料选择、设备参数设

置、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如厚度偏差超标、表面缺陷率高、性能一致性差等问题频发。同

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环保措施执行不一,既影响生

产效率,也制约了行业整体技术升级。

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工艺规范化、标

准化,填补行业技术标准空白,制定《电子陶瓷薄片流延成型工

艺规范》十分必要,旨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提升产品质量稳

定性,促进绿色安全生产,增强我国电子陶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目的意义

1.目的

1

(1)规范生产工艺

通过明确电子陶瓷薄片流延成型全流程的技术要求,包括原

材料配比、浆料制备、流延参数设置、烧结工艺等关键环节,减

少工艺波动,提高生产一致性与效率,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

质量问题。

(2)提升产品质量

确保电子陶瓷薄片的厚度精度、表面质量、机械性能及介电

性能等指标稳定达标,满足下游电子元器件对高可靠性基础材料

的需求,降低因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下游生产风险,增强产品市

场认可度。

(3)促进安全生产

制定设备操作规范、溶剂使用防护、高温烧结防护等安全要

求,明确防火防爆、化学品管理等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事故风险,保障操作人员与生产设施安全。

(4)推动绿色制造

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处理流程,强调有机溶

剂回收、废弃陶瓷材料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污

染物减排,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5)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

填补电子陶瓷薄片流延成型领域的标准空白,统一行业技术

要求与检测方法,引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推动行业整体技术升

级,助力我国电子陶瓷产业与国际标准接轨。

2.意义

(1)支撑高质量发展

2

流延成型工艺是电子陶瓷薄片规模化生产的核心技术,规范

的实施将推动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性能稳定性,为电子

信息产业提供高质量基础材料,支撑我国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增强市场竞争力

统一的技术标准将减少产品质量差异,帮助企业稳定产品品

质、降低生产成本,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同时,标准

化生产有助于突破国际技术壁垒,推动国产电子陶瓷薄片进入高

端市场。

(3)推动技术进步

通过规范原材料性能指标、设备精度要求及工艺参数范围,

引导企业开展浆料配方优化、流延设备升级、烧结工艺创新等研

发活动,促进流延成型技术迭代,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4)满足多领域需求

电子陶瓷薄片广泛应用于5G通信、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

等领域,标准化生产能稳定供应高性能产品,满足下游行业对材

料可靠性、一致性的严格要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四)起草单位及起草人名单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五)主要起草过程

1.文本调研

2025年2月启动了文本的调研工作,并与2025年3月完成

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2.标准立项

3

2025年6月向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申请,

于2025年6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