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子喷墨印刷设备第一部分:基于成像的液滴喷射速度测量标准立项报告
EnglishTitle
PrintedElectronics–InkjetPrintingEquipment–Part1:Imaging-BasedMeasurementofJettingSpeed
摘要
本报告围绕《印刷电子喷墨印刷设备第一部分:基于成像的液滴喷射速度测量》标准的立项背景、目的意义、技术范围及主要内容展开系统性分析。喷墨技术因其高精度液滴控制能力(体积可控制在0.1皮升以内,定位精度达微米级),已成为印刷电子、医疗分配及高精度工业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的液滴喷射速度测量标准,导致不同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严重影响工艺可靠性与数据可比性。本标准提案旨在规范基于图像分析的液滴速度测量方法,推动我国印刷电子装备技术与IEC62899-302-1:2017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行业测量一致性与产品质量。报告详细阐述了标准的技术框架,包括总则、四种具体测量方法(液滴输送速度、单闪模式速度、瞬时速度曲线及双闪光模式速度)及图像处理算法,为行业提供科学、可操作的测量规范。
关键词
喷墨印刷;液滴速度测量;图像处理;印刷电子;标准化;IEC62899;喷射特性分析
InkjetPrinting;DropletVelocityMeasurement;ImageProcessing;PrintedElectronics;Standardization;IEC62899;JettingCharacterization
正文
一、立项目的与意义
喷墨技术通过微型喷嘴实现液滴的精确喷射与图案化沉积,其液滴体积控制精度可达0.1皮升(pL)以下,位置精度达微米级,已成为家庭、商业及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在印刷电子领域,喷墨技术作为一种附加型制造工艺,具有无需去除底层材料、多图层高效堆叠、材料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广泛应用于柔性电路、传感器、显示器件等电子元件的图案化制造。
随着喷墨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对液滴喷射行为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液滴喷射速度与体积是评估喷墨头性能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图案分辨率、层厚均匀性及器件功能性。基于视觉图像的测量技术因其非接触、高时空分辨率的特性,成为获取液滴物理信息(如速度、形态、轨迹)的主流手段。然而,目前缺乏统一的测量标准,导致不同设备或实验室的测量结果差异显著,工艺工程师难以客观评估油墨或喷墨头性能数据,制约了技术推广与产业链协同。
国际电工委员会印刷电子技术委员会(IEC/TC119)已于2017年发布IEC62899-302-1:2017标准,规范了基于成像的液滴速度测量方法,但我国尚未完成采标。本项目旨在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行业标准,通过统一测试流程、算法规范及数据分析方法,提升我国喷墨装备制造与应用的技术水平,减少因测量偏差导致的生产风险,促进高端印刷电子装备的国产化与国际化。
二、范围与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按需喷墨(Drop-on-Demand)型印刷设备,通过液滴分析系统获取的可视化图像,规范液滴喷射速度的测量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连续喷墨(ContinuousInkjet)系统。
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涵盖测试流程、图像处理算法及喷射行为分析三大模块,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条款:
1.喷墨速度测量总则:规定测量环境条件、设备校准要求、图像采集参数(如分辨率、帧率、照明强度)及数据有效性判定准则。
2.液滴输送速度测量过程(方法1):基于多帧图像序列追踪液滴质心位移,计算平均输送速度,适用于稳态喷射评估。
3.用单闪模式测量瞬时喷射速度的过程(方法2):通过单次闪光照明捕捉液滴瞬时形态与位置,结合时间间隔计算瞬时速度。
4.瞬时喷射速度曲线处理(方法3):对液滴飞行全程进行多点采样,构建速度-时间曲线,分析加速/减速行为及稳定性。
5.用双闪光测量瞬时喷射速度的过程(方法4):利用双脉冲光源触发图像采集,通过位移差与时间间隔计算瞬时速度,适用于高频喷射场景。
此外,标准还将明确图像处理算法的核心要求,包括边缘检测、质心定位、噪声滤波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与可比性。
介绍修订的主要企事业单位或标委会
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
作为本项目的主要推进单位,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权威技术组织,负责全国印刷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该委员会由印刷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科研院所及检测机构等多元主体组成,具备深厚的行业资源与技术积累。近年来,SAC/TC170主导制定了多项印刷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