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保护地球的班会教案6篇.docx
文件大小:31.14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8-24
总字数:约7.52千字
文档摘要

保护地球的班会教案6篇

保护地球的班会教案篇1

活动主题:

大自然寻宝

活动对象:

新城区幼儿园大班

活动时间:

30分钟(户外活动20分钟)

活动地点:

幼儿园草地

活动目的:

让幼儿了解世界地球日的有关知识,并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让保护环境成为幼儿的一种自觉行动。

材料:大自然寻宝卡;旧信封、纸袋

规则:小组成员一起活动;不得采摘或伤害动植物;遵守时间。

材料:自然寻宝卡、草地寻宝地图若干份

活动过程:

①讲述生物与非生物,讨论非生物的重要性。

②幼儿分为2人或3人一组。

③分给每组幼儿9张寻宝卡、一张活动页、一个旧信封及寻宝地图。

④把幼儿带到草地,给他们15~20分钟时间去寻找、收集卡上的东西,放入袋中。每位幼儿记下找到这些东西的地点。

⑤15~20分钟后,集合幼儿,回到教室。

⑥各组向大家展示他们找到的.东西,并讲出它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大家一起讨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各自独特的作用。

⑦总结:地球只有一个,若我们不珍惜它的话,它会报复我们的。

⑧每组展示完毕,让他们将这些东西再次放回原地。

保护地球的班会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单元.

2.亚洲的河流走向。

教学重难点

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单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亚洲雄风》的mp3或动画,引出课题:

第二节:自然环境

二、新课讲解: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板书)

1、亚洲地形区的分布:

出示ppt,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地形单元,再看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形单元。

学生上讲台,指出要求的地理单元:(按地势分为三组)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问: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找的?

总结: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

2、亚洲的地形特点:

出示ppt,问:

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依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

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

总结:地势起伏大

点击“亚洲剖面图”

总结: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

最后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地势起伏大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点击幻灯片中的“亚洲地理集锦”,学生看书,出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之最”

3亚洲的主要河流:

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河流:

学生上讲台找出河流:分为四组

黄河、长江、湄公河

恒河、印度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在找的过程中,总结:

总结:

(1)流向

流向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

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

向南、向北、向东、向西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

亚洲地域辽阔,中部高、四周低,使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活动:p9页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西部主要是山地,中部是平原,

东部是山地、高原。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