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基础课件
XX有限公司
20XX
汇报人:XX
目录
01
仓储概述
02
仓储作业流程
03
仓储设备与技术
04
库存管理基础
05
仓储安全与效率
06
仓储成本控制
仓储概述
01
仓储定义与功能
仓储是物资存储的场所,用于暂时存放商品或物资,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
仓储的基本定义
根据功能和用途,仓储可分为生产性仓储、流通性仓储和储备性仓储等多种类型。
仓储的分类
仓储功能包括物资保管、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和市场调节,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
仓储的核心功能
01
02
03
仓储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仓储能够缓冲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差,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平衡供需关系
仓储管理的优化能够加快订单处理速度,缩短交货时间,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合理布局仓储,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次数,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
仓储管理的目标
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减少积压,确保货物快速流转,提升整体仓储效率。
提高库存周转率
通过合理规划仓储布局和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和存储成本,降低整体物流支出。
降低物流成本
实施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控系统,防止货物损坏、盗窃,确保货物在仓储过程中的安全。
确保货物安全
通过高效的仓储管理,确保订单准确无误,缩短交货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
仓储作业流程
02
入库作业流程
货物到达仓库后,工作人员会进行数量核对和质量检查,确保货物符合入库标准。
货物接收
根据货物的类型、大小、重量等因素,将货物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存储和管理。
货物分类
将分类好的货物按照既定的存储策略放置到指定的货架上,确保空间的合理利用。
货物上架
将货物信息录入仓储管理系统,包括货物名称、数量、入库时间等,为后续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录入
存储作业流程
出库作业是根据订单要求,从存储位置挑选、打包并准备货物发往客户的过程,要求准确无误。
库存管理涉及对存储货物的数量、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以优化存储空间和提高效率。
入库作业包括接收货物、检验、分类、上架等步骤,确保货物安全、准确地存放到指定位置。
入库作业
库存管理
出库作业
出库作业流程
拣选作业是出库流程的第一步,工作人员根据订单要求,从仓库中挑选出相应的商品。
拣选作业
打包作业将复核无误的商品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商品不受损害。
打包作业
复核作业确保拣选的商品无误,通过扫描条码或核对订单信息,保证商品与订单一致性。
复核作业
发货作业涉及将打包好的商品交给物流公司,完成出库流程的最后一步,确保商品按时送达客户手中。
发货作业
仓储设备与技术
03
常用仓储设备介绍
货架系统
01
货架是仓储中用于存放货物的基础设备,常见的有托盘式、驶入式和自动化立体货架。
输送设备
02
输送设备如输送带和滚筒输送机,用于在仓库内高效地移动货物,减少人工搬运。
拣选系统
03
拣选系统包括拣选车和拣选机器人,它们能提高拣货效率,减少错误率,是现代仓储不可或缺的设备。
自动化仓储技术
利用自动化货架系统和堆垛机,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取,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自动化立体仓库
使用搬运机器人进行货物的自动搬运,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仓储作业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机器人搬运技术
通过高速分拣机和智能识别技术,实现货物的自动分类和快速分拣,减少人工错误。
自动分拣系统
信息技术在仓储中的应用
使用条形码和RFID技术进行物品追踪,提高出入库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条形码和RFID技术
01
WMS软件优化库存管理,实时更新库存数据,提升仓储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
仓库管理系统(WMS)
02
通过自动化拣选系统,如自动导引车(AGV)和机器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拣选速度和准确性。
自动化拣选系统
03
库存管理基础
04
库存分类与管理
根据物品价值和周转率,将库存分为A、B、C三类,实施差异化管理策略。
01
定期盘点在固定周期内对所有库存进行清点,循环盘点则持续不断地对库存进行检查。
02
为了防止断货,企业会根据需求波动和供应周期设置一定量的安全库存。
03
确保库存物品的新鲜度和减少过期风险,先进入仓库的产品应先被销售或使用。
04
ABC分类法
定期盘点与循环盘点
安全库存设置
先进先出原则
库存控制方法
经济订货量模型(EOQ)
EOQ模型帮助确定最佳订货量,以最小化订货成本和持有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
01
02
定期盘点与周期盘点
定期盘点在固定周期内进行,而周期盘点则在特定时间点进行,两者结合可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03
先进先出(FIFO)原则
FIFO确保最先购入的库存最先被使用或销售,适用于易腐物品或有保质期要求的商品。
04
安全库存策略
设置安全库存以应对需求波动和供应延迟,保障生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