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二六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1)项目名称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管理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该系统覆盖了农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防治、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环境调控等多个环节。例如,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关键指标,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自动调节灌溉、施肥等操作,从而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据不完全统计,自系统实施以来,参与试点农户的农作物平均产量提升了15%,同时,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20%。
(2)该项目所采用的物联网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能够提前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了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据相关数据表明,实施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示范区,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30%,防治成本降低了25%。此外,项目在陕西省渭南市某农业合作社的实践应用中,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合作社年销售收入增长达到了30%。
(3)项目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项目研发的智能灌溉系统,采用了智能识别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精准灌溉,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据实际测试,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智能灌溉系统节水率达到了50%。同时,项目成果已在多个省份的农业示范区进行推广应用,覆盖了超过10万户农户。其中,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了明显提升,得到了农户和政府的一致好评。
2.项目编号
(1)项目编号为“陕科奖[2025]02号”,这一编号是经过严格程序和标准生成的,代表了该项目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该编号由“陕科奖”四个字代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官方标识,“[2025]”表明了该奖项的评选年份,而“02号”则表示该项目在202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中的序号。项目编号的设计旨在确保每个推荐项目都能得到唯一标识,便于管理和追踪。
(2)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编号的生成遵循了科学、规范、有序的原则。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各推荐单位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提交项目材料,经过初审、复审、终审等多个环节的严格评审,最终确定获奖项目。项目编号的编制遵循了统一的格式,即“陕科奖[年份]编号”,确保了奖项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以“陕科奖[2025]02号”为例,这一编号清晰地传达了该项目属于2025年度评选,且为推荐项目中的第二个编号。
(3)项目编号在后续的奖项申报、公示、颁发等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申报过程中,编号是项目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相关部门快速识别和分类。在公示阶段,编号便于公众查阅和监督。在奖项颁发后,编号则成为项目获奖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以“陕科奖[2025]02号”为例,该编号不仅见证了项目的获奖历程,也见证了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此外,编号的统一管理还便于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对奖项的长期统计和分析,为优化科技奖励政策提供依据。
3.项目类别
(1)项目类别为“农业科技进步奖”,该类别旨在表彰在农业领域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项目。这一类别涵盖了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例如,项目可能涉及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如转基因作物、智能农业系统等,旨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农业科技进步奖”项目类别强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需具备较强的创新性,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例如,某项目通过研发新型节水灌溉系统,有效提高了灌溉效率,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此外,项目成果还需具备良好的转化应用前景,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3)在“农业科技进步奖”类别中,项目成果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创新性要求项目在技术、方法、工艺等方面有显著突破;实用性要求项目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经济效益要求项目能够为农民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则关注项目对农业产业、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例如,某项目通过推广新型农业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还改善了土壤质量,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4.项目简介
(1)项目简介为“智能农业管理系统”,该项目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系统已成功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