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唐代与明清基督宗教传播形式及举措异同与影响.docx
文件大小:19.4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8-27
总字数:约5.1千字
文档摘要
唐代与明清基督宗教传播形式及举措异同与影响
景教是基督教聂斯托利派(Nestorianism)在西方被认定为“异端”并驱逐后,选择于唐朝时进入中国并向中国布道传教的基督分支。中国信徒据《大泰景教流行中国碑》及因“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之内涵,以“景\字寓意其前途光明伟大[,并将其命名为景教。贞观九年(635年),聂斯托利派教士阿罗本(Olopen)至长安传教,受到唐太宗的极高礼遇,太宗诏令修建波斯寺(后更名为“大秦寺\),并许其传教。高宗时期,在各州设置景寺,形成了“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盛况。但845年后,受唐武宗会昌灭佛影响,景教被取缔。直到1625年,陕西西安地区出土《大秦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