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语文(第六版)教案 34.前赤壁赋.docx
文件大小:32.1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8-29
总字数:约1.02万字
文档摘要
34.前赤壁赋
苏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会该文在写作上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2.结合该文学习,了解和掌握文赋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联系苏轼的生平与思想,理解该文所表现的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德育目标
1.理解苏轼在本文中抒发的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感受其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文章创作背景和苏轼其人,解读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情、景、理融合的特点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教学过程
(一)创作背景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拘捕。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自己也作了死的准备。后因苏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