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公司节水管理管理规章?
一、总则
1.目的:为加强本医疗公司的节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践行环保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
2.依据: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医疗行业相关规范制定。
3.节水理念:本公司秉持“珍惜水资源,呵护生命源”的节水文化理念,将节水意识贯穿于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章适用于医疗公司全体员工以及在公司区域内接受医疗服务的客户。涵盖公司办公区域、医疗诊疗区域、后勤保障区域等所有使用水资源的场所。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节水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公司节水战略、目标和政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节水工作,对重大节水项目进行决策。
-组长职责:全面领导公司节水管理工作,监督节水目标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跨部门的节水难题。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本部门节水工作的规划与执行,反馈节水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2.节水工作执行小组:由行政部门牵头,各部门指定专人参与。负责具体节水措施的实施、日常节水检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工作。
-行政部门职责:作为执行小组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节水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节水宣传培训活动,对各部门节水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其他部门成员职责:负责本部门节水措施的具体执行,配合行政部门开展节水检查和数据统计工作,及时反馈本部门节水工作情况。
3.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公司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水等问题。定期对供水设备进行巡检,做好设备维护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1.用水规划与指标分配
-用水规划制定:每年年初,行政部门会同后勤保障部门,根据公司上一年度用水情况、业务发展计划以及节水目标,制定本年度用水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各部门用水指标、节水措施、节水目标等。
-指标分配原则:按照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人员数量、业务类型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分配用水指标。对用水量大的部门,如检验科、消毒供应中心等,实行重点监控和指标细化管理。
2.节水设施建设与改造
-设施建设规划:在公司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将节水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优先选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如节水型水龙头、马桶、洗衣机等。同时,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改造计划实施:定期对现有供水设施进行评估,对不符合节水要求的设备和器具制定改造计划。逐步淘汰老旧的高耗水设备,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产品。改造工作由后勤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行政部门监督改造进度和质量。
3.日常用水管理
-用水行为规范:制定员工用水行为规范,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如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控制用水量、避免长流水等。在卫生间、洗手池等区域张贴节水提示标语,提醒员工和客户节约用水。
-用水设备管理:后勤保障部门建立用水设备台账,对各类供水设备进行登记和编号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水资源浪费。
-特殊区域用水管理:对医疗用水需求特殊的区域,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用水流程,采用循环用水设备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对这些区域用水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用水安全。
4.用水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统计制度:后勤保障部门负责每日统计公司各部门用水量,并记录相关数据。每月对用水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用水报表,报送行政部门。报表内容包括各部门用水量、用水趋势、节水措施执行情况等。
-数据分析与决策:行政部门定期对用水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用水大户和节水潜力点。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节水措施和用水指标分配方案,为公司节水决策提供依据。
五、权利与义务
1.员工权利与义务
-权利:员工有权对公司节水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不合理的用水安排和浪费行为进行举报。同时,员工在参与公司组织的节水培训和活动时,有权获得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义务:员工有义务遵守公司节水管理规章,积极参与节水行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节约用水。配合公司相关部门开展节水检查和数据统计工作,发现用水设施损坏或漏水等问题及时报告。
2.客户权利与义务
-权利:客户在公司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有权享受正常的用水供应和相关服务。同时,客户可以对公司节水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义务:客户应遵守公司节水规定,在使用水资源